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寿世保元

> 卷六 面病

面病

难经云。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盖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颈项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而足阳明胃之经。起鼻交 中。入齿中。侠口环唇。倚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穴。其或胃中风热。或风热乘之。令人面肿。或面鼻色紫。风刺瘾疹。或面热面寒。随其经症而治之。 一论面寒者。阳明经虚寒也。 升麻附子升麻 葛根 白芷 黄 (各七分) 大附子(炮七分) 人参 豆蔻(各五分) 益智仁(三分) 炙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连根葱白二根。水煎服。 一论面热者。阳明经风热也。 升麻黄连升麻 葛根(各一钱五分) 白芍(七分) 川芎(四分) 薄荷 荆芥(各三分) 苍术(八分半) 黄连(酒洗五分) 酒芩(六分) 犀角(四分半) 白芷(二分) 甘草(五分) 上锉。水煎。食后服。 一论面上疮者。上焦火也。 清上防风防风(一钱) 荆芥(五分) 连翘(八分) 山栀(五分) 黄连(五分) 黄芩(酒炒七分)薄荷(五分) 川芎(七分) 白芷(八分) 桔梗(八分) 枳壳(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入竹沥同服。 一论面唇紫黑。乃阳明经不足也。 升麻白芷升麻 防风 白芷(各一钱) 芍药 苍术(各三分) 黄 人参(各五分) 葛根(一钱半) 甘草(四分)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宜早后午前服。取天气上升于中。使阳达于面也。 一论面上粉刺者。肺火也。 清肺饮 连翘 川芎 白芷 黄连 黄芩 荆芥 桑皮 苦参 山栀 贝母 甘草 上锉。水煎。临卧服。 一点痣方。 以巴豆七个。锻石等分为末。以咸水搜在盏内。藏糯米巴豆锻石内。候米烂。将痣用针拨动。以米膏点之绝。三日不洗。自然脱落。 一起字出青方。 矿锻石 紫蓼灰(各一钱) 苦参(五钱) 碱(一钱) 加百草灰、辣蓼灰各一钱。 上为末。水调写字上。有泥起。拂去再上。 一出刺青方。 马肉不拘多少。尽令苍蝇饱食作坏生蛆出。晒干为末。以针挑动青处。掺药。其青自出一抓破面皮。用生姜自然汁。调轻粉擦患处。便无痕迹。 一洗面方。 每早以漱口水吐在手掌中洗面。久久自润。粉刺自消。 一治赤红烂脸。水银、地沥青蜡各一钱。共捣涂之。 一治面上 鼻酒刺方。 雄黄(一钱) 硫黄(五分) 铅粉(一钱) 上共为末。乳汁调涂。晚上敷。次日温水洗之。如此三次去矣。

返回目录 >> 《寿世保元》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