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医学集成

> 医学集成卷二 伤寒

伤寒

清臣曰:伤寒系属大证,治法多端,最难分辨。冬月为正伤寒,四时为感冒。人有虚实,中有浅深。风伤气分,寒伤血分;伤风有汗,伤寒无汗。气虚宜扶阳出表,血虚宜养阴出表。守定六经,无论合病,并病,见病立方,对证用药,随手可愈。 太阳经证,脉浮紧,头痛项强,腰脊背痛,发热恶寒。有汗为风伤卫,法主桂枝汤,以驱卫分之风,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无汗为寒伤营,法主麻黄汤,以发营分之寒,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风寒二方,气虚加参、术;血虚加归、地;阳虚加姜、附。头身痛,发热恶寒,无汗烦躁,为风寒两伤营卫,法主大青龙汤,营卫互治,风寒并驱,麻黄桂枝杏仁石膏甘草生姜大枣。有汗,去麻黄;不烦躁,去石膏。 太阳腑证,口渴溺闭,有蓄尿、蓄热、蓄血、癃闭四证。蓄尿,五苓散:焦术、茯苓猪苓泽泻肉桂。蓄热,去桂,加滑石;蓄血,加生地、归尾、红花小蓟、万年霜;癃闭,则月窄胀异常,愈下利,胀愈加,法主白蔻宣畅胸膈,砂仁半夏醒脾开胃,肉桂化气,桔梗开提,生姜升散,如壶盖吃紧,揭起则出之意,使上焦得通,中枢得运,而后膀胱之气一转运而尿自出也。 阳明经证,脉浮洪,前额眼眶胀痛,鼻筑流清涕,口干不眠,发热不恶寒,法主葛根汤,以解阳明之表:葛根升麻白芍甘草。或柴葛解肌汤:柴胡葛根羌活白芷赤芍黄芩石膏桔梗甘草、姜、枣。无太阳证,去羌活;无少阳证,去柴胡;无汗恶寒,去黄芩,加麻黄;下利,减石膏;呕吐,加半夏。口燥心烦,汗出恶热,渴欲饮冷,热邪渐入阳明之里,法主白虎汤以撤其热,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阳明腑证,便闭谵语,口臭气粗,身轻恶热,热邪已归阳明之腑,法主小承气汤,微荡其实,略开其闭,大黄枳实厚朴。胃实腹满,微发谵语,法主调胃承气汤,以荡其实而去其满,大黄芒硝甘草。舌胎干燥,喷热如火,痞满、坚实,狂谵无伦,法主大承气汤,急驱其阳,以求其阴,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少阳经证,脉浮弦,头痛在侧,耳聋胁痛,寒热往来,法主小柴胡汤,以解少阳之表,柴胡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如先寒后热,为阳不足,加桂枝干姜;先热后寒,为阴不足,加当归白芍。 少阳腑证,口苦、目眩、咽干,法主黄芩,以泻少阳里热,兼阳明发热。口渴,清凉饮:生地、白芍黄芩柴胡、花粉、石膏石斛知母甘草。痞满,去生地,加枳实。 太阴寒证,脉沉迟,吐食,腹满时痛,自利不渴,法主理中汤:人参、焦术、炮姜、炙草,加半夏砂仁。腹满,去术,加附子。或理脾涤饮:黄芪、焦术、半夏砂仁白蔻炮姜。 太阴热证,脉沉实、咽干、腹满痛、便结、燥渴,法主桂枝大黄汤:桂枝赤芍大黄枳实槟榔柴胡甘草生姜。或大承气汤。 少阴寒证,脉沉细,背寒踡卧、咽痛、腹痛、肢冷、下利,法主附子汤:附子人参、焦术、茯苓白芍。或附子温经汤:黄芪、焦术、半夏砂仁炮姜、故纸、益智、倍附子。 少阴热证,脉沉数,心烦口燥,咽干咽痛,燥渴便结,法主六一顺气汤:枳实厚朴芒硝大黄柴胡黄芩白芍甘草。或大小承气汤。 厥阴寒证,脉沉细,肌冷甲青,舌短胎滑,小腹满痛,法主六味回阳饮:人参附子、熟地、当归炮姜、炙草。或舒氏方:黄芪、焦术、半夏砂仁炮姜附子、吴萸、花椒。 厥阴热证,脉沉弦,舌卷囊缩,烦躁厥逆,消渴便硬,法主六一顺气汤或大承气汤。 凡病不外六经,以六经之法,合而治之,无不立应。一经见证,即用一经之法,经证腑证兼见,即当表里两解。若太阳与阳明合病,桂枝汤中加葛根,阳明与少阳合病,葛根汤中加柴胡。如三阳并病,羌、葛、柴并用。三阳与三阴表里同病,是为两感,表里皆热,九味羌活汤去苍术,加柴、葛、硝、黄。表里皆寒,大温中饮,加附子。凡治诸病,总以正病为主,兼证为佐,引经为使,乃为上乘。

返回目录 >> 《医学集成》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