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疳者,干也,脾胃津液干涸而成。又甘也,恣食甘甜,成积生虫。积者,疳之母,有而不治乃成疳候。积久不除,脏虚成疳。又久病后不节饮食,或泻后脾虚,积热布五脏,积湿生虫亦成疳。儿为五疳,大人为五劳也。劳瘵肾虚,津髓枯竭。疳症脾虚,津液枯干,病久相传,五脏皆损。疳病眼涩,多因爱吃泥土、生米、桴炭等,喜卧冷地,身多疥癣,下痢青白及沫血,腹大青筋,耳鼻口生疮,虫痛叫哭,发穗,头大项小,脚手垂 瘦瘠,饮水筋痿骨重,体骨如柴等,皆内无津液,脾胃受伤。又大病后或吐或泻,后妄施吐下,津液枯竭而得之。有因热症大汗大痢无禁,胃中焦燥得之。有因伤寒里症冷驶太过,渴饮水浆变而成热,热气未散复于他染得之。又有癖病寒邪热胁下痛硬,不渐消磨,以 砂巴豆峻攻津液,暴伤得之者。又有肝疳则膜遮睛,当补肝。心疳面颊赤,壮热;脾疳体黄,腹大好吃泥土;肺疳气喘,口鼻生疮,此虚者当补其母。肾疳体瘦,生疮疥。筋疳泻血,瘦弱;骨疳喜卧冷地;肉疳目肿腹胀,痢青色白色或沫,渐瘦弱,外症鼻下赤烂,自搔鼻头,疮不结痂,绕目生疮。诸疳皆根据本脏而补母,则子自安。积久生虫,皱眉多啼吐沫,腹痛肚大,青筋,唇紫黑,肠头痒为蛔疳,宜川楝、鹤虱等。头皮光,急生疮,脑热发穗,多汗囟高为脑疳,宜龙胆草、苦楝皮芦荟黄连青黛等。心肺壅热,烦渴乳食少,夜则渴止,为渴疳,宜龙胆草、乌梅黄连等。毛焦唇白,额上青纹,腹胀肠鸣,泄下糟粕为疳泻,至于频下恶物为疳痢,宜白术桔梗、浓朴、白芍等。虚中有积,肚胀,头面四肢皆肿,痢下腥臭为疳肿,宜芦荟大腹皮、卜子、滑石车前子等。潮热,五心烦热,盗汗,喘嗽,骨蒸枯悴为疳劳,宜黄 、白芍川芎、肉蔻、生地、人参白术鳖甲等。疳虫上蚀齿龈,口疮出血,齿色紫黑,下蚀肠胃,下痢肚烂,湿痒生疮,齿属肾,肾虚热,疳气直奔上焦,名走马疳。初日息臭齿黑,名崩砂。甚则龈烂,名溃糟。热血迸出,名宣露。更甚者牙落,名腐根。腐根虽活,齿不生矣,而况焉能活乎?手足细,项小骨高,尻削体痿,腹大脐突,号哭胸陷,是为丁奚,虚热食哕,颅开骨槁如柴,引饮,虫从口出,日渐枯槁,是为哺露,又重于丁奚。消疳,芦荟干蟾五灵脂鳖甲。化积,枳实、蓬术、青皮山楂三棱神曲麦芽。健脾,人参白术、浓朴、香附。清热,柴胡黄连黄连、银柴胡龙胆草、地骨皮连翘青黛。杀虫,雷丸芜荑、苦楝根、鹤虱使君子。疳泻,木香、肉蔻、诃子砂仁。五脏疳方虽见论中,然亦当用前药,佐以五脏本药,不必拘安神地黄丸方也。五脏本药开后。 心疳∶茯神黄连远志琥珀芦荟钩藤石菖蒲。 肝疳∶生地、熟地、青黛地骨皮龙胆草。 脾疳∶白术陈皮黄连。 肺疳∶黄芩桔梗连翘天冬麦冬防风、桑白皮。 肾疳∶熟地、泽泻山茱萸牡丹皮

返回目录 >> 《陈氏幼科秘诀》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