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子午流注说难

> 下卷 卧针迎随手法

卧针迎随手法

难经云.经言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何谓也.然所谓迎随者.知营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 张世贤注云.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胸而胸走手.此乃经脉往来定规.凡欲泻者.用针芒向其经脉所来之处.迎其气之方来未盛.乃逆针以夺其气.是谓之迎.凡欲补者.用针芒向其经脉所去之路.随其气之方去未虚.乃顺针以济其气.是谓之随.迎随之施.将以调气.调气之术.必在知其病之在阴在阳.随其阴阳虚实.而施迎随补泻.以调其气焉.内里为阴.外表为阳.内有表里.外亦有表里也.古人有曰表之表.里之里.正此意也.阳虚阴实.则泻阴而补其阳.阳实阴虚.则泻阳而补其阴.随其阴阳而调之也.按男子午前.女子午后.照补泻正法用之.如女子午前.男子午后.则当反其例而用之.盖男子应日.女子应月. 阴阳升降不同.用针者不可不辨. 例如男子午前.针左手阳经.针芒从外往上为随.针芒从内往下为迎.针左足阳经.针芒从内往下为随.针芒从外往上为迎.针左足阴经.针芒从外往上为随.针芒从内往下为迎.针左手阴经.针芒从内往下为随.针芒从外往上为迎. 李南丰注云.手上阳进阴退.足上阳退阴进(一).合六经起止故也.凡针起穴. 针芒向上气顺行之道.凡针止穴.针芒向下气所止之处.左外右内.令气上行.右外左内.令气下行.或问午前补泻.与午后相反.男子补泻.与女子相反(二).盖男子之气.早在上而晚在下.女子之气.早在下而晚在上.故男子阳经午前呼为补.吸为泻.女子阳经.午前以吸为补.呼为泻.午后亦反之.或者又曰.补泻必资呼吸.假令尸厥中风.不能使之呼吸者奈何.曰候其自然之呼吸而转针.若当吸不转.令人以手掩其口鼻.鼓动其气可也. 噫补泻提插.分男女早晚.其理深微.原为奇经不拘十二经常度.故参互错综如是.若流注穴.但分左右阴阳可也. 尝爱雪心歌云. 如何补泻有两般.盖是经从两边发. 古人补泻左右分.今人乃为男女别. 男女经脉一般生.昼夜循环无暂歇. 此诀出自梓桑君.我今授汝心已雪. 此子午兼八法而后全也.

返回目录 >> 《子午流注说难》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