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保婴撮要

> 卷十九 倒靥

倒靥

丹溪先生云∶痘疮倒陷,因真气虚,而毒瓦斯不能尽出者,用黄 、人参紫草酒制治之。若将成就之际,却淡色者,属血虚,用当归川芎之类,或加红花紫草。属热毒者,用升麻、芩、连、梗、翘之类,甚者用犀角屑,大解痘毒。 窃谓前症若热毒方出,忽被风寒闭塞,肌窍血脉不行,身体作痛,或四肢微厥, 点不长,或变青紫黑色者,此为倒靥。 若胃气虚弱,不能补接荣卫,出而复没者,谓之陷伏。误用解毒之药,必致陷塌。若喜热饮食,手足并冷者,乃脾胃亏损,阳气虚寒之症,宜用辛热之剂补之。喜冷冻饮料食,手足并热,乃阳气实热之症,宜用苦寒之剂泻之。外感风寒者,温散之。毒入腹者,分利之。阳气虚者,温补之。外寒触犯者,熏解之。陈宿州先生用十二味异功散,以预保脾土于未败之先,实发前人之未发,开万世之蒙聩也。 一小儿痘将愈,忽黑陷,余谓气血虚。用紫草散加人参当归,又用参 托里散而愈。 一小儿将愈而倒靥,切牙寒战,手足并冷,饮沸汤而不知热,用十二味异功散,一剂诸症顿退,却用五味异功散,倍用参术数剂而愈。 一小儿痘,饮食多而作吐,服枳术丸,色黑将陷,用五味异功散加干姜,二剂贯浆而靥。 一男子发热昏愦,数日发红点,用快 汤、托里散,贯浆将靥,忽发热恶寒,疮黑倒靥,手足并冷,口渴饮汤,此阳气虚寒也,用独参汤四剂,诸症渐愈而靥。 一小儿兼呕,手足并冷,余谓脾气虚寒,欲用十二味异功散,不信,另用杂药而殁。 成都方士禹太和,治痘疮黑陷垂死者,用壁间喜蛛,如黄豆大者一枚,擂烂。一岁儿用雄黄一分;二岁,二分;十岁者用一钱,入蜘蛛内研匀,用好烧酒调服。愚意此即木香散、异功散之类也。若因阳气虚寒,不能荣运周身,以致四肢逆冷,腹胀唇青黑陷者,宜用烧酒。若因元气虚弱,色白隐于肌肤,而不能起发者,宜用陈酒,亦不可拘泥于烧酒也。若小儿未及周岁,或儿大者。宜酌量与之,不可拘于杯许也。又有一等症,气血俱虚者,或色淡红,不光泽,不起发,或惊悸切牙者,加紫草红花以用之。 七味白术散(方见发热属阴阳) 十一味木香散 十二味异功散(二方见痘灰白色)

返回目录 >> 《保婴撮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