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丁公藤

输入关键字:

丁公藤

《中国药典》:丁公藤

药材名称丁公藤

拼音Dīnɡ Gōnɡ Ténɡ

英文名CAULIS ERYCIBES

来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folia Benth. 或光叶丁公藤Erycibe sch-midtii Craib的干燥藤茎。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晒干。

性状本品为斜切的段或片,直径1~10cm。外皮灰黄色、灰褐色或浅棕褐色,稍粗糙,有浅沟槽及不规则纵裂纹或龟裂纹。皮孔点状或疣状,黄白色。老的栓皮呈薄片剥落。质坚硬,纤维较多,不易折断。切面椭圆形,黄褐色或浅黄棕色,异型维管束呈花朵状或块状,木质部的导管呈点状。无臭,味淡。

鉴别取本品粉末3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醇40ml,浸渍过夜,加热回流6小时,滤过。滤液加6mol/L盐酸溶液6ml,加热回流3 小时,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乙醇10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莨菪内酯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0.2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甲酸(6:10:7: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蓝色荧光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辛,温;有小毒。

归经归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扑肿痛。

用法用量3~6g,用于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注意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丁公藤

药材名称丁公藤

拼音Dīnɡ Gōnɡ Ténɡ

别名麻辣子

来源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folia Benth.,以小枝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段,隔水蒸2~4小时后,晒干备用。

原形态攀援藤本,长可达10米以上。幼枝被密柔毛,老枝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叶片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长5~15厘米,宽2~6厘米,先端钝尖、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全缘,两面均无毛;干时通常呈铁青色或暗绿色,下面有光泽,具小斑点,侧脉每边5~8条,在下面微凸起。6~8月开花,总状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长2~8厘米,密被锈色短柔毛;花小,金黄色或黄白色,两性;萼片5,卵形或阔卵形,先端圆钝,外面被褐色柔毛,宿存;花冠浅钟状,长9~10毫米,5深裂,裂片2裂,外面密被紧贴的橙色柔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上,花药卵状三角形,顶端锥尖;子房1室,胚珠4。浆果球形,直径1.5~2厘米。种子1粒。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丛林中,常攀援于树上。分布于广东省。

炮制将干药100斤切碎,水浸过面,加生盐5斤浸泡24小时,捞起后加水再浸过面,用生甘草3斤煮汁加入,浸24小时,捞起隔水蒸4小时,晒干备用。

性味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1~2钱,水酒各半煎服。可配制药酒内服或外擦。

注意孕妇忌服。

制剂丁公藤注射液:取丁公藤水煮2次。第一次煮沸2小时,第2次煮沸1.5小时。合并两次煮液,过滤,浓缩至糖浆状,加乙醇,产生沉淀。滤取乙醇溶液,回收乙醇。余液加蒸馏水适量溶解,置冰箱冷藏1夜。过滤,取滤液浓缩。再加乙醇反复沉淀2次后,回收乙醇,余液浓缩。加入适量注射用水,再置冰箱冷藏1夜,过滤。滤液加0.5%(W/V)活性碳脱色,过滤。滤液加2%(V/V)吐温-80,并加入注射用水至需要量。用5号滤棒过滤,灌封,100℃灭菌30分钟。每支2毫升,相当于生药5克。

复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丁公藤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相当原生药5克),肌肉注射,每日1~2次,每次2毫升,小儿酌减。

备注丁公藤有毒,如中毒,汗出不止,四肢麻痹。按一般中毒原则处理,同时可用甘草蜂蜜内服解毒和温水洗手。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丁公藤

药材名称丁公藤

拼音Dīnɡ Gōnɡ Ténɡ

英文名Caulis Erycibes

别名麻辣子。包公藤(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旋花科植物丁公藤茎藤。全年可采,洗净,切段,隔水蒸2~4小时后,晒干。

原形态攀援藤本。幼枝被密柔毛,老枝无毛。叶互生,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长5~15cm,宽2~6cm,先端钝尖、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干时显铁青色或暗绿色,下面有光泽,具小斑占。总状聚花序腋生或顶生,密被锈色短柔毛;花小,金黄色或黄白色;萼片5,外被褐色柔毛;花冠浅钟状,长9~10mm,5深裂,裂片2裂,外被紧贴的橙色柔毛;雄蕊5,着生在冠管上,花药卵状三角形,顶端锥尖;子房1室, 胚珠4。浆果珠形,具宿萼。种子1粒。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丛林中,攀援于树上。产于广东。

性状为斜切的段或片,直径1~4cm。外皮灰黄色、灰褐色或浅棕褐色,稍粗糙,有浅沟槽及不规则的纵裂纹或龟裂纹。皮孔点状或疣状,黄白色。老的栓皮呈薄片状剥落。质坚硬,不易折断。切面椭圆形,黄褐色或浅黄棕色,木部宽广,有不规则的花纹(异型维管束)及多数小孔。无臭,味淡。

化学成分含丁公藤甲素、莨菪内酯。

性味性温,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解表发汗,驱风湿,除痹痛,消肿止痛。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浸酒。外用:浸酒外擦。

注意本品有毒,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治疗风湿骨痛及神经痛:丁公藤制成注射液,每支2毫升,含原生药6克。每次2~4毫升,每天1~2次,肌注。治疗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肥大性腰椎炎及外伤性关节炎计88例,症状明显改善,止痛作用良好者39例,症状好转者39例,无效者10例。未发现副作用。注射后常有轻微出汗,此属正常现象,如汗出不止,可饮糖开水1杯。孕妇忌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丁公藤

药材名称丁公藤

拼音Dīnɡ Gōnɡ Ténɡ

英文名Stem of Obtuseleaf Erycibe

别名包公藤、麻辣仔藤、斑鱼烈

出处出自《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如服丁公藤中毒后产生出汗不止、四肢麻痹症状,可用甘草、蜜糖内服解毒和温水洗身。同属植物光滑丁公藤ErycibelaevigataWall.根及茎亦入药,作用与本品相似。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丁公藤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rycibe obtusifolia Benty.2.Erycibe schmidtii Craib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切成段,隔水蒸2-4h,取山晒干。

原形态1.丁公藤 木质藤本,长约12cm。小枝干后黄褐色,明显有棱,不被毛。单叶互生,叶柄长0.8-1.2cm,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或倒长卵形,长6.5-9cm,宽2.5-4cm,先端钝或钝圆,基部渐狭成楔开,两面无;侧脉4-5对,至边缘以内风结上举。聚伞花序腋生和顶生腋生的花少至多数,顶生的排列成总状,花序轴和花梗被淡褐色柔毛;花萼球形,萼片5,近圆形,外面被淡褐色柔毛并有缘毛;花冠白色,5裂,裂片长圆形,全缘或浅波状,雄蕊5,不等长,花药先端渐尖,花丝之间有鳞片;子房圆柱形,柱头圆锥状,贴着子房。浆果卵状椭圆形,长约1.4cm。种子1颗。花期6-8月。

2.光叶丁公藤 植物形态与丁公藤相似,区别点是:叶片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先端骤然渐尖;花冠裂片边缘啮蚀状;浆果球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谷湿润密林中或路旁灌丛中。

2.生于海拔250-1200m的山谷密林或疏林中,攀生于乔木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广东等地。

2.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1)丁公藤 茎呈圆柱形,直径1-3cm。高品多为斜切片或短段,直径2-5cm,斜片厚1-.5cm,短段长3-5cm。粗茎外表面灰黄色、灰褐色或棕褐色,粗糙,并有不规则细密的纵裂纹,皮孔多数,黄白色,点状或呈疣状突起。小枝上表面黄绿色或深黄色,具明显的爆炸性续纵棱,皮也细点状,类白色。粗茎切面灰黄色或淡黄色,皮部菲薄,木部宽广,有异型维管束排列成数个环轮或形成不规则花纹,各维管束的木质部黄白色,微突起,导管孔密集,髓小。质坚硬,不易折断。气微,味淡。

(2)光叶丁公藤 茎圆柱形,直径达5.5cm。外表面灰色,稍光滑,有明显的纵向纹理及稀疏的龟裂纹,皮孔细点状,黄白色;细枝外皮深褐色。切面黄白色,皮部较薄,髓射线棕色,将木质部隔成数束,呈花瓣状;军装粗的茎可见异型维管束,呈不规则纹理,木部类白色,导管呈多数小孔洞,髓明显,2cm以上的茎,髓小或不明显。质坚硬,不易折断。气清香,味淡。

显微鉴别 藤茎横切面:(1)丁公藤 木栓层由5-8层切向延长的细胞组成,内平周壁明显增厚,外平周壁及垂周壁稍厚或不增厚。直径2cm以上的茎,其木栓组织中石细胞成断续环层存在。皮层薄壁组织中散有石细胞群和纤维束。外韧型维管束排成数环,向外渐小,其韧皮部无纤维。木质部导管密集,孔径42-188μm。髓部外方有一环维管束,其木质部在外方,并有众多石细胞散在,壁极厚,孔沟和层纹明显。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簇晶及淀粉粒。

(2)光叶丁公藤 主要区别:木栓层多数细胞石细胞状,壁极厚,木化,排列紧密。韧皮部有大型纤维。木质部导管较稀疏,孔径42-378μm。髓部薄壁细胞壁稍厚,微木化,无石细胞。

粉末特征:(1)丁公藤 黄绿色。①木栓细胞多角形,壁增厚。②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长梭形,壁孔斜裂隙状。③石细胞类圆形、类卵形或有分枝,壁厚,木化,层纹及孔沟明显;髓部石细胞长柱形,两端平截或一端斜尖。④导管网纹或具缘纹孔。⑤可见草酸钙簇晶、方晶和淀粉粒。

(2)光叶丁公藤 主要区别:木栓细胞多角形,壁厚,呈石细胞状。无髓部石细胞。

化学成分丁公藤茎含包公藤甲素( baogongteng A)即2β-羟基-6β-乙酰氧基去申莨菪烷(2β-hvdroxv-6β-acetoxynortro-Pane),包公藤丙素(baogungteng C)即 2β,6β-二羟基去甲基莨菪烷(2β,6β-dihydroxynortropane),包公藤乙素(baogongtengB)即莨菪素(scopoletin),莨菪甙(scopolin)及微量的咖啡酸(caffeic acid)及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光叶丁公藤中含包公藤乙素和莨菪甙。

药理作用[药理] 1.抗炎作用 丁公藤又称包公藤)粗提取物腹腔注射500mg/kg,能显着抑制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从丁公藤提取的有效成分莨菪素腹腔注射25mg/kg,对蛋清和组胺诱发的大鼠足肿胀均呈明显的保护作用,持续作用4h以上。用甲醛诱发大鼠足肿胀后,腹腔注射莨菪素25mg/kg·d),连续7d,呈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粗提取物1g/kg或莨菪素50mg/kg,对二甲苯引起的腹部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大鼠腹腔注射莨菪素11.25-15mg/(kg·d),连续7d,能显着减轻棉球形成的肉芽肿干重,抑制结缔组织增生2.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丁公藤注射液皮下注射可提高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酸性α-醋酸菜酯酶(ANAE)阳性的淋巴细胞百分比,还可显着降低白细胞移行指数,提高特异性玫瑰花结形成细胞数和中性白细胞吞噬率,表明丁公藤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作用。

3.缩瞳作用 从丁公藤茎提取的缩瞳有效成分为包公藤甲素,临床用于治疗青光眼,现已人工合成,合成品系消旋体,作用强度则减半。另有合成的类似物6β-乙酸氧基去甲莨菪烷(6β-acetoxynortropanee,6β-AN),其缩瞳作用更强,可作为包公藤甲素和匹罗卡品的代用品。

(1)缩瞳 包公藤甲素苯甲酸盐溶液滴眼最适浓度为0.026%,滴入兔眼10min后开始缩瞳,可维持9h,用药45min可使瞳孔面积缩小 63%;等浓度的合成品则起效较慢,维持时间较短,据瞳面积为 29.9%。相等浓度6β-AN缩瞳作用较强,用药 30min后瞳孔直径缩小 57%,而包公藤甲素为 43%[4]。

(2)降低眼内压 0.025%包公藤甲素、 2%匹罗卡品和0.05%毒扁豆碱,对正常兔眼降低限内压无明显差异;0.003 % 6β-AN对兔正常眼压和水负荷高眼压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用药lh后水负荷高眼压降到正常水平。

4.对心血管作用 通过大鼠在位和离体心脏观察,包公藤甲素能显着减慢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提示有改善心功能作用[6-8]。给清醒家兔肌内注射6β一AN溶液0.0237mg/kg,5-10min开始心率减慢,20-25min心率最慢,减慢心率 54%,2h后恢复正常;麻醉家兔静脉注射 6β-AN 3μg/kg以上时,心率和血压抑制可超过60%以上,且其减慢心率和降压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在控制剂量下,有可能用于缓解窦性。已动过速。

5.对中枢神经作用 采用慢性埋藏电极记录家兔的脑波方法,静脉注射6β-AN 12μg/kg,或毒扁豆碱 0.2ing/kg,均能在20-30min对抗莨菪碱诱发的高幅漫波。小鼠腹腔注射包公藤甲素引起的中枢M胆碱震颤作用,与中枢M胆碱激动剂氧化震颤素和震颤素作用相似,强度介于二者之间。包公藤甲素与震颤素合用产生协同作用,与莨菪碱合用呈括抗作用,提示包公藤甲素及其合成品可能成为复制帕金森氏症动物模型的工具药和中药麻醉催醒剂[6,11]。小鼠迷宫、跳台试验表明,腹腔注射6β-AN 0.08-0.12. 12mg/kg,具有促进学习记忆功能。

6.作用机制研究 包公藤甲素兔肌内注射0.1lng/kg无明显的抗胆碱酯酶作用和肌颤现象;65-AN肌内注射0.237mg/kg有较弱的抑酶作用,致死量的6β-AN未见 N受体兴奋的肌颤现象。采用累积剂量一效应曲线法,对离体组织(兔虹膜、豚鼠回肠纵长肌和大鼠空肠)M胆碱受体动力学研究证明,对M胆碱受体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的顺序是6β-AN>包公藤甲素>匹罗卡品。三药对不同剂量阿托品均呈竞争性拮抗特点,三药的抬抗参数在10-8 -10-9mol/l,说明这些药物是特异性M胆碱受体激动剂卜[4,6,10,12]。通过放射配体[3H]QNB竞争抑制结合试验,从IC50 ;与Hill系数分析说明包公藤甲素和匹罗卡品作用在 M受体上。在4种靶膜受体上,6β-AN抑制[3H」QNB的Pki(受体亲和强度)次序是心脏>皮层海马区>肠纵长肌>虹膜,提示6β-AN对心脏膜受体亲合力最大,是M2受 体选择性化合物。7.其他作用 莨菪素对妊娠大鼠离体子宫及组胺引起的豚鼠回肠收缩均呈抑制作用;levis认为抑制体外妊娠大鼠子宫自发性收缩,在于对前列腺合成酶的抑制和拮抗前列腺素。8.毒性 莨菪素小鼠静脉注射一次最大耐受量100mg/kg,观察72h,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包公藤甲素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 为8.85土 1.2mg/kg; 63-AN的 LD50 为 6.22mg/kg。中毒症状表现为副交感神经亢进,大剂量组动物有类似氧化震颤素的中枢件震颤。阿托品和莨菪碱为特异性解毒剂。家兔静脉注射大剂量(30μg/kg)6β-AN,可见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房颤、室性早搏、二联律、室颤乃至停搏,动物在5min内死亡。0.003%- 0.004 5%浓度的6β-AN给家兔滴眼,每日2次,连续4个月,未见眼部及全身表现有仔何异常改变。

鉴别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回流30min,滤过。滤液浓缩至5ml。取2ml,加1mol/l。盐酸羟胺试液与1.5mol/L氢氧化钾试液的等容混合液1ml,置水浴加热 1-2min。放冷后,滴加 1%三氯化铁的盐酸溶液 1滴,溶液呈紫红色。(检查香豆素)(2)薄层色谱 ①取本品粉末1g,加丙酮5ml,冷浸24h,滤过,滤液作供试品液,另莨菪南亭、莨菪甙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 G-CMC薄板上,用氯仿-甲醇-甲酸(8: 5: 1.5:0.5 )展开后在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荧光斑点。②取本品粉末5g,加乙醇25ml,冷浸12h滤过。滤渣加甲醇15ml,冷浸12h滤过。合并2次滤液,减压低温(60℃以下)蒸干溶剂。残渣用0.5mol/L盐酸10ml溶解,滤过。滤液用氯仿萃取2次,每次 10ml,弃去氯仿,酸水液用 5mol/L氨水调 pH10-11,再用氯仿革取3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液,回收氯仿至干后,用氯仿100μl溶解,作供试品液。以包公藤甲素、莨菪亭及莨菪甙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CMC薄板上,用氯仿-无水乙醇-氨水(9:3:0.3 )展开后,置紫外光灯下,可检出莨菪亭和莨菪甙。喷以1%四氯苯醌二氧六环液,在 100℃加热 5-10min显色。仅丁公藤供试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紫色斑点。光叶丁公藤未检出丁公藤碱Ⅱ。

炮制洗净切成段,隔水蒸2-4小时,晒干备用。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浸酒。外用:适量,浸酒外擦。

注意本品有毒,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解表发汗,驱风湿,除痹痛,消肿止痛。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

临床应用治疗风湿骨痛及神经痛。丁公藤制成注射液,每支2ml,含原生药5g。每次2-4ml,每天l-2次,肌注。治疗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肥大性腰椎炎及外伤性关节炎计88例,症状明显改善,止痛作用良好看39例,症状好转者39例,无效者10例。未发现副作用。注射后常有轻微出汗,此属正常现象,如汗出不止,可饮糖开水1杯,孕妇忌用。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丁公藤 ==>】 古籍全文检索:丁公藤     全站站内检索:丁公藤
白术泽泻散
白术枳壳丸
白术猪肚粥
白树鸡粥
白霜丸
白汤
白糖米醋蛋
白糖饮
白提毒散
白填鸭散
白通加猪胆汁汤
白通汤
白头翁根敷方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苓桂汤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白头翁煎
白头翁酒
白头翁散
白头翁汤
白头翁丸
白兔丸
白丸
白丸散
白丸子
白丸子散
白王丹
白薇膏
白薇煎
白薇散
白薇十味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