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大麻丸

输入关键字:

大麻丸

药方名称大麻丸

别名大黄丸、搜风顺气丸、顺气丸、消风顺气丸、镇风润气丸

处方大黄15两,枳壳3两(炒),槟榔5两,郁李仁5两,薯蓣5两,牛膝5两,独活3两,防风3两,山茱萸3两,麻仁10两(别研),菟丝子4两(酒浸,别捣粉),车前子6两。

制法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疏风顺气,益阴润肠。补精驻颜,疏风顺气。补益通利。润三焦,和五脏,润肠,除风湿。主中风后,风壅气滞,阴亏津伤,大便秘涩,身体羸瘦,腰膝冷痛,四肢无力,遍身虚痒。脚气,及一切风气虚损。风壅大肠涩滞。三十六种风,七十二般气,上热下冷,腰脚疼痛,四肢无力,多睡少食,渐加羸瘦,颜色不定,或黄或赤,恶疮下痉,口苦无味,憎寒毛耸,积年症癖气块,丈夫世事断绝,女子久无子息,久患寒疟,吐逆泻利,变成劳疾,百节酸疼,腰膝无力,大肠闭则痛发,膝下似水冷。脚气欲发,大便先闭。中风,风秘,气袐;便溺阻隔,遍身虚痒,脉来浮数。亦治肠风下血,中风瘫痪。

用法用量大黄丸(《圣惠》卷二十三)、搜风顺气丸(《直指》卷三引《圣惠》)、顺气丸(《袖珍》卷一引《简易》)、消风顺气丸(《医林绳墨大全》卷六)。镇风润气丸(《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直指》引《圣惠》此方中无山茱萸菟丝子,疑脱。《医方类聚》引《简易》本方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茶、酒、粥饮送下,百无所忌,平旦、临卧各一服。服经一月消食,二月去肠内宿滞,三月无倦少睡,四月精神强盛,五月耳目聪明,六月腰腿轻健,一年百病皆除,老者返少。

注意牛肉生;孕妇勿服。如服药觉脏腑微动,以羊肚肺羹补之。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药也。大黄苦寒峻猛,能下燥结而祛瘀热,加以蒸晒,则性稍和缓,故以为君;麻仁滑利,李仁甘润,并能入大肠而润燥通幽;车前利水,牛膝下行,又能益肝肾而不走元气;燥本于风,独活防风之辛以润肾而搜风;滞由于气,枳壳槟榔之苦以破滞而顺气;数药未免攻散,故又用山药益气固脾,山茱温肝补肾,菟丝益阳强阴,以补助之也。

临床应用1.便秘:教授韩远举,福唐人,言渠祖母昔年常苦大便闭涩,初作即腰足冷痛,久遂不能行。渠取游氏与蔡君谟所藏异方,服之一日,而腰膝温暖如初。即从此大肠复无前日之苦,平时头风、血气诸疾,消除殆尽。饮食快美,肌肤充肥,迨今七十七,而步履轻健,耳目聪明,皆韩同年所传药功力之效。

2.言语謇涩:予通判邵阳,日遇王仲及舍人,自靖解官还郡中。见其手颤,言语謇涩,似有瘫痪候,授以此方,随即平复如常。

摘录《医方类聚》卷九十六引《千金月令》



【检索大麻丸 ==>】 古籍全文检索:大麻丸     全站站内检索:大麻丸
独角莲膏
独脚顶
独脚虎
独菊汤
独栗涂方
独栗丸
独连丸
独炼硫
独梅汤
独妙丹
独妙散
独乳延生丸
独神丹
独神散
独神汤
独神丸
独神饮
独胜丹
独胜膏
独胜散
独胜汤
独胜丸
独圣饼子
独圣丹
独圣膏
独圣黑龙丸
独圣还睛丸
独圣青金丸
独圣散
独圣汤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