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寒水石

输入关键字:

寒水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寒水石

药材名称寒水石

拼音Hán Shuǐ Shí

别名石膏方解石

来源药用寒水石有两种,即石膏方解石石膏为一种天然的硫酸钙矿石;方解石为碳酸钙矿石。

性状石膏:呈不规则的扁平块状,大小不一,粉红色,略有光泽,表面凹凸不平,侧面有纵纹理。质硬而脆,易砸碎,断面粉红色,有纵纹理。无臭,味淡。

方解石:多呈规则的块状结晶,常呈斜方柱形,有棱角,无色或黄白色,透明、略透明或不透明,表面平滑,有玻璃样光泽。质坚硬,易砸碎,碎块为方形或长方形。无臭,味淡。

炮制煅寒水石:取净寒水石,置坩锅或其他容器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捣碎或研粉即得。

性味辛、咸,寒。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发热烦渴,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痛;外用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2~5钱;外用适量。

备注(1)寒水石清热泻火的功效,与石膏相类似,故常与石膏配伍,用于壮热烦渴的症候。如治暑温邪在气分,大热烦渴、苔黄等症,可与石膏滑石杏仁竹茹、银花、通草等同用。此外,本品可外用于风热火眼及水火烫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寒水石

药材名称寒水石

拼音Hán Shuǐ Shí

别名凝水石、白水石(《本经》),凌水石(《别录》),盐精(《丹房鉴源》),水石、冰石(《石药尔雅》),鹊石(《本事方》),盐精石、泥精、盐枕、盐根(《纲目》)。

出处吴普本草

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晶体

原形态矿物形态详"芒硝"条。

《本草》所载的寒水石,据考证应为芒硝的天然晶体,但近代寒水石药材的商品,有红石膏方解石二种,前者多用于北方,后者多用于南方。矿物形态参见"石膏"及"方解石"条。

性味辛咸,寒。

①《本经》:"辛,寒。"

②《纲目》:"辛,咸。"

归经入心、胃、肾经。

①《纲目》:"入肾走血。"

②《本草新编》:"入胃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少阴、太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清热降火,利窍,消肿。治时行热病,积热烦渴,吐泻,水肿,尿闭,齿衄,丹毒,烫伤。

①《本经》:"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

②《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

③《别录》:"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烦满,口渴,水肿,小腹痹。"

④《医学入门》:"治小儿丹毒,烧为末,醋调敷之。"

⑤《纲目》:"治小便白,内痹,凉血降火,止牙疼,坚牙明目。"

⑥《医林纂要》:"除妄热,治天行大热及霍乱吐泻,心烦口渴,湿热水肿。"

⑦《本草求真》:"敷汤火伤。"

⑧《本草求原》:"治心肾实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调敷。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畏地输。"

②《本草经疏》:"凡阴虚火旺,咳嗽吐血,多痰,潮热骨蒸,并脾胃作泄者不宜服。"

③《本草求真》:"虚人热浮,切忌。"

复方①治五脏六腑积热,天行时气疫热,以致烦满消渴:凝水石、石膏滑石各五钱,甘草二钱。研末。每服一钱,白汤调服。(《方脉正宗》)

②治伤寒发狂,或弃衣奔走,逾墙上屋:寒水石、黄连(去须)各等分。上细末,每服二钱,浓煎甘草汤,放冷调服。(《本事方》鹊石散)

③除热瘫痫: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亦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金匮要略》风引汤)

④治风热心躁,口干狂言,浑身壮热及中诸毒:寒水石半斤(烧半日,净地坑内,盆合,四面湿土壅起,候经宿取出),入甘草末、天竺黄各二两,龙脑二分。糯米膏丸,弹子大,蜜水磨下。(《姚僧坦集验方》龙脑甘露丸)

⑤治男女转脬,不得小便:寒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为末。水一斗,煮五升,时服,一升即利。(《永类钤方》)

⑥治小儿丹毒,皮肤热赤:凝水石五钱,水调和猪胆汁涂之。(《本草汇言》)

⑦治牙齿内血出,并有窍眼,时时吐血:寒水石粉、朱砂甘草、脑子。上等分,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掺有窍处。(《普济方》)

⑧治汤火伤灼:寒水石烧研敷之。(《卫生易简方》)

各家论述①《纲目》:"凝水石其气太寒,其味辛咸,入肾走血,除热之功,同于诸盐。古方所用寒水石是此石,唐、宋诸方寒水石是石膏,近方寒水石则是长石方解石。用者详之。"

②《本草经疏》:"凝水石,《本经》味辛气寒,《别录》加甘,大寒无毒。《经》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又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大寒微咸之性,故主身热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及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也,易饥作渴,亦胃中伏火也,甘寒除阳明之邪热,故能止渴不饥。水肿者湿热也,小便多不利,以致水气上溢于腹,而成腹痹,辛咸走散之性,故能除热利窍消肿也。疗腹中积聚者,亦取其辛散咸软之功耳。""凝水石,按本文云盐之精,则与石膏方解石大相悬绝矣。因石膏有寒水石之名,而王隐君复云寒水石又名方解石,以致混淆难辨,其功能各不同,用者自宜分别。生卤地,味辛咸,碎之如朴硝者,是凝水石。其气大寒,能除有余邪热。《经》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者宜之,请湿肿满属脾土者忌之,大宜详审,慎勿有误。"

③《本经逢原》:"寒水石,治心肾积热之上药,《本经》治腹中积聚,咸能软坚也;身热皮中如火烧,咸能降火也。《金匮》风引汤,《局方》紫雪,皆用以治有余之邪热也。如无真者,戎盐玄精石皆可代用,总取咸寒降泄之用耳。"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寒水石

药材名称寒水石

拼音Hán Shuǐ Shí

英文名Crystalline Mirabilite, Gypsum,Calcite

别名凝水石、白水石、凌水石、盐精、水石、冰石、鹊石、盐精石、泥精、盐枕、盐根

出处出自《吴普本草》。《本草》所载的寒水石,据考证应为芒硝的天然晶体,但近代寒水石药材的商品,有红石膏方解石二种,前者多用于北方,后者多用于南方。原矿物参见石膏方解石条。

1.《名医别录》:凝水石,色如云母,可拆者良,盐精也。生常山山谷又中水县及邯郸。

2.陶弘景:常山属并州,中水县属河间郡,邯郸即赵郡并属冀州域, 此处地皆咸卤,故云盐精,而碎之亦似朴硝。此石末置水中,夏月能为冰者佳。

来源药材基源:为硫酸盐类石膏族矿物石膏或为碳酸盐类方解石族矿物方解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psum;Calcite

原形态1.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单个晶体呈板状,集合体呈块状、片状、纤维状或粉末状。无色或白色、粉红色。有时透明,具玻璃光泽,解理面显珍珠光泽,纤维状者显丝绢光泽。硬度2,薄片具挠性。相对密度2.3-2.37。

2.方解石 Calcite 参见“方解石”条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广泛形成于沉积作用,如海盆或湖盆地中化学沉积的石膏,常与石灰岩、红色页岩、泥灰岩等成层出现。

2.方解石 Calcite 参见“方解石”条

资源分布:1.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方解石 Calcite 参见“方解石”条

性状性状鉴别 (1)北寒水石 本品为纤维状集合体,呈扁平块状或厚板状。大小不一,厚0.5-3.5cm。淡红色,有的为白色;条痕白色。表面凹凸不平,侧面呈纵细纹理,具丝绢光泽。质较软,指甲可刻划成痕;易砸碎,断面显直立纤维状,粉红色。气微,味淡。以粉红色、有细丝纹、具光光泽、无杂石者为佳。

(2)南寒水石 参见“方解石”条。西藏产“南寒水石”主为粗粒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有棱角。主为浅棕褐色。具玻璃样光泽;半透明。

显微鉴别 (1)北寒水石 透射偏光镜下:薄片中无色透明。旋旋旋旋光性特征参见“石膏”条。

(2)南寒水石 参见“方解石”条。

化学成分1.北寒水石 主要成分为硫酸钙(CaSO4·2H2O),尚含有铁、铝等杂质。

2.南寒水石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尚含镁、铁、锰、锌等杂质。

鉴别(1)北寒水石 ①取本品一小块(约2g),置具有小孔软木塞的试管内,灼烧,管壁有水生成,小块变为不透明体。(检查结晶水)。②取本品粉末约0.2g,加稀盐酸10ml,加热,使溶解,溶液呈钙盐与硫酸盐的鉴别反应。参见“石膏”条。③红外光谱定性分析:IR λKBrmax cm\-1:3560,3410,3244,1150,1120,1004,673,663,604,455。与石膏图谱相同。④X射线衍射分析曲线:石膏7.76(>10),4.30(8),3.82(9),3.08(10),2.88(3),2.80(1),2.70(2),2.61(1),2.54(1),2.23(2)。分析结果主要为石膏组成。

(2)南寒水石 参见“方解石”条。

性味辛咸;寒

归经心;胃;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降火;利窍;消肿。主时行热病;壮热烦渴;咽喉肿痛;水肿;尿闭;口舌生疮;痈疽;丹毒;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调敷。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1.《本草经集注》:畏地榆

2.《本草经疏》:凡阴虚火旺,咳嗽吐血,多痰,潮热骨蒸,并脾胃作泄者不宜服。

3.《本草求真》:虚人热浮,切忌。

复方①治五脏六腑积熟,天行时气疫热,以致烦满消渴: 凝水石、石膏滑石各五钱,甘草二钱。研末。每服一钱,白汤调服。 (《方脉正宗》)②治伤寒发狂,或弃衣奔走,逾墙上屋:寒水石、黄连(去须)各等分。上细末,每服二钱,浓煎甘草汤,放冷调服。(《本事方》鹊石散)③除热瘫痫: 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 (《金匮要略》风引汤)④治风热心躁, 口干狂言,浑身壮热及中诸毒:寒水石半斤(烧半日,净地坑内,盆合,四面湿土壅起,候经宿取出),入甘草末、天竺黄各二两,龙脑二分。糯米膏丸,弹子大,蜜水磨下。 (《姚僧坦集验方》龙脑甘露丸)⑤治男女转脬,不得小便: 寒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为末。水一斗,煮五升,时服,一升即利。(《永类钤方》)⑥治小儿丹毒,皮肤热赤: 凝水石五钱,水调和猪胆汁涂之。(《本草汇言》)⑦治牙齿内血出,并有窍眼,时时吐血: 寒水石粉、朱砂甘草、脑子。上等分,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掺有窍处。(《普济方》)⑧治汤火伤灼: 寒水石烧研敷之。 (《卫生易简方》)

各家论述1.《纲目》:凝水石其气大寒,其味辛咸,入肾走血,除热之功,同于诸盐。古方所用寒水石是此石,唐、宋诸方寒水石是石膏,近方寒水石则是长石方解石。用者详之。

2.《本草经疏》:凝水石,《本经》味辛气寒,《别录》加甘,大寒无毒。《经》曰,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又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大寒微咸之性,故主身热邪气,皮中如火侥,烦满,及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也,易饥作渴,亦胃中伏火也,甘寒除阳明之邪热,故能止渴不饥。水肿者湿热也,小便多不利,以致水气上溢于腹,而成腹痹,辛咸走散之性,故能除热利窍消肿也。疗腹中积聚者,亦取其辛散咸软之功耳。凝水石,按本文云盐之精,则与石膏方解石大相悬绝矣。因石膏有寒水石之名,而王隐君复云寒水石又名方解石,以致混淆难辨,其功能各不同,用者自宜分别。生卤地,味辛咸,碎之如朴硝者,是凝水石。其气大寒,能除有余邪热。《经》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者宜之,诸湿肿满属脾士者忌之,大宜详审,慎勿有误。

3.《本经逢原》 ;寒水石,治心肾积热之上药,《本经腹中积聚,咸能软坚也;身热皮中如火烧,咸能降火也。匮》风引汤,《局方》紫雪,皆用以治有余之邪热也、如无者,戎盐玄精石皆可代用,总取咸寒降泄之用耳。

4.《本经》: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

5.《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

6.《别录》: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烦满,口渴,水肿,小腹痛。

7.《医学入门》:治小儿丹毒,烧为末,醋调敷之。

8.《纲目》:治小便白,内痹,凉血降火,止牙疼,坚牙明。

9.《医林纂要》:除妄热,治天行大热及霍乱吐泻,心烦口渴,湿热水肿。

10.《本草求真》:敷汤火伤。

11.《本草求原》:治心肾实热。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检索寒水石 ==>】 古籍全文检索:寒水石     全站站内检索:寒水石
灼热
灼痛
冻风
冻生
冻耳
冻死
冻产
冻疮
冻瘃
冻烂疮
冻青树子
羌活丸
羌麻汤
羌防泻白散
羌活四物汤
羌活冲和汤
羌活败毒汤
羌活败毒散
羌活退翳汤
羌活退翳散
羌活黄芩汤
羌活蒲蓝汤
状元红
状如鱼胞
状如鱼脬
状如悬胆
兑发
兑冲
兑骨
兑疽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