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九龙吐珠

输入关键字:

九龙吐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龙吐珠

药材名称九龙吐珠

拼音Jiǔ Lónɡ Tǔ Zhū

别名龙吐珠

来源马鞭草九龙吐珠Clerodendron thomsonae Balf. f.,以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

功能主治解毒。主治慢性中耳炎。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用叶12~13片,小儿7~8片,加糖冬瓜,水煎服,连服3~4天。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九龙吐珠

药材名称九龙吐珠

拼音Jiǔ Lónɡ Tǔ Zhū

别名莎草

出处《泉州本草》

来源莎草科植物风车草茎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粗壮簇生草本,根伏茎短粗,须根坚硬。秆高30~150厘米,近圆柱形,基部包以无叶的鞘,鞘棕色。苞片20枚,较花序长约2倍,宽2~11毫米,平展。多次复出长侧枝聚伞花序,第1次辐射枝长达7厘米,第2次辐射枝长达15厘米;小穗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8毫米,压扁,具花6~26朵,鳞片紧密的覆瓦状排列,膜质,卵形,长约2毫米,具3~5条脉;雄蕊3,花药线形,顶具刚毛状附属物;花柱短,柱头3。小坚果椭圆形,近于三棱形,长为鳞片的1/3,褐色。抽穗期冬春。

生境分部生于森林、草原地区的大湖、河流边缘的沼泽中,或栽培于水池中。我国各地均见栽培。

性味味酸甘微苦,性凉,无毒。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退癀解毒。治瘀血作痛,蛇虫咬伤。

复方①治产后下血腹痛:鲜九龙吐珠二两,放锅内喷酒炒制,再喷再炒至微焦为度,合食米一把煎汤服。

②治蛇虫咬伤:干九龙吐珠四两,浸酒二十两(二星期可用)。凡用取药抹伤口,并将此酒内服一小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九龙吐珠

药材名称九龙吐珠

拼音Jiǔ Lónɡ Tǔ Zhū

英文名Herb of Fanshaped Umbrellasedge

别名莎草

出处出自《泉州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龙吐的珠叶及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blerodendrum thomsonae Balf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晒干;叶,鲜用。

原形态龙吐珠,攀援状灌木,高2-5m。幼枝四棱形,被黄褐色短柔毛,老时无毛;髓部疏松,干后中空。单叶对生;叶柄长1-2cm;叶片纸质,卵状长圆形或狭卵形,长4-10cm,宽 1.5-4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全缘,表面被小疣毛,背面近无毛;基脉3出。聚伞花序腋生或假顶生,二歧分枝;苞片狭披针形,长5-10mm;花萼白色,基部合生,中部膨大,具5棱,先端5深裂,裂片白色,三角状卵形,长1.5-2cm,宽1-1.2cm,外面被细毛;花冠先端5裂,深红色,外被细腺毛,裂片5,椭圆形,长约9mm,花冠与花萼近等长;雄蕊4,与花柱均伸出花冠外。核果近球形,直径约1.4cm,棕黑色,萼宿存,红紫色。花、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庭园及温室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西非。

化学成分龙吐珠含美利妥双甙(melittoside),桃叶珊瑚甙(aucubin),8-O-乙酰基哈帕甙(8-O-acetylharpagide),雷朴妥甙(reptoside),筋骨草甙(ajugoside)及8-O-乙酰基米欧坡罗甙(8-O-acetylmioporoside)。

性味味淡;性平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解毒。主慢性中耳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烫,6-15g。

复方1.治产后下血腹痛:鲜九龙吐珠二两,放锅内喷酒炒制,再喷再炒至微焦为度,合食米一把煎汤服。2.治蛇虫咬伤:干九龙吐珠四两,浸酒二十两(二星期可用)。凡用取药抹伤口,并将此酒内服一小杯。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九龙吐珠 ==>】 古籍全文检索:九龙吐珠     全站站内检索:九龙吐珠
热痱草
人参
人参果
人参花
人参芦
人参条
人参娃儿藤
人参须
人参叶
人参子
人面子
人面子根皮
人面子叶
人尿
人乳汁
人头七
人血七
人指甲
人中白
人中黄
忍冬藤
日照飘拂草
日中花
戎盐
绒白乳菇
绒背蓟
绒毛粉背蕨
绒毛诃子
绒毛鸭脚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