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苦蘵果实

输入关键字:

苦蘵果实

《中药大辞典》:苦蘵果实

药材名称苦蘵果实

拼音Kǔ Zhī Guǒ Shí

出处《江西民间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苦蘵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

性味《扛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平,味酸,无毒。"

功能主治治牙痛,天疱疮,疔疮。

《江西民间草药》:"治天疱疮。"

用法用量外用:捣汁涂。

注意《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牙痛:苦蘵果含痛处。(《湖南药物志》)

②治天疱疮:苦蘵果实放瓷碗内杵烂,纱布包卷,绞取汁,搽患处,一日三、四次。(《江西民间草药》)

③治疔疮:苦蘵果去壳,捣烂,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苦蘵果实

药材名称苦蘵果实

拼音Kǔ Zhī Guǒ Shí

英文名Fruit of Downy Groundcherry

别名苦蘵

出处出自《江西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苦蘵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salis pubescens L.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苦蘵,一年生草本,被疏短柔毛或近无毛,高30-50cm。茎多分枝,分枝纤细。叶柄长1-5cm;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表,长3-6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不等大牙齿,两面近无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纤细;花萼钟状,5中裂,裂片披针形花冠淡黄色,5浅裂,喉部常有紫斑,长4-6mm,直径6-8mm;雄蕊5,花药蓝紫色或有时黄色,长1.5mm。浆果球形、直径1.2cm,包藏于宿萼之内。宿萼膀胱状,绿色,具棱,棱脊上疏被短柔毛,网脉明显。种子圆盘状,长约2mm。花、果期5-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山谷林下及村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南入西南。

化学成分苦蘵果实含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药理作用苦蘵果实水提物可使离体蟾蜍腹直肌等张收缩、大鼠空肠等张收缩,对离体蟾蜍心脏有负性变力、变时作用。对猫血压的影响与乙酰胆碱相似。这些作用均可被季铵酚或阿托品选择性阴断,色谱分析也证明水提物中含乙酰胆碱,并证明果实中乙酰胆碱含量平均为123μg/g。

性味味酸;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利湿。主牙痛;天疱疮;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汁涂。

各家论述《江西民间草药》:治天疱疮。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苦蘵果实 ==>】 古籍全文检索:苦蘵果实     全站站内检索:苦蘵果实
白漏
白蜜
白翳
白癞
白鳗
白露
白口疮
白刃疔
白马尾
白马胎
白云母
白云草
白云香
白木香
白木通
白气貍
白为寒
白水鸡
白玉兰
白石参
白石笋
白龙须
白龙粉
白瓜子
白瓜皮
白头公
白头草
白头疮
白冷风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