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耧斗菜

输入关键字:

耧斗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耧斗菜

药材名称耧斗菜

拼音Lóu Dòu Cài

别名血见愁、猫爪花

来源毛茛科耧斗菜属植物小花耧斗菜Aquilegia parviflora Ledeb.,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收,洗净切碎,熬煎至浓缩成膏用。

性味苦、微甘,平。

功能主治调经止血。用于月经不调,经期腹痛,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流血过多。

用法用量1~3钱。

备注(1)同属植物尖萼耧斗菜Aquilegia oxysepala Trautv. et Mey.与前种近似,全草亦作耧斗菜使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耧斗菜

药材名称耧斗菜

拼音Lóu Dòu Cài

别名血见愁漏斗菜

出处《晶珠本草》记载:益毛代金下死胎,止刺痛。《如意宝树》记载:“益毛代金退箭镞,下死胎。”让钧多吉说:“益毛代金退箭镞,下死胎,干黄水。”《形态比喻》中记载:“山生冰片(藏药名:扎吉尕吾尔)能除百病,在别的药书典籍中称为益毛代金,生长在阴阳交界的石岩上,茎叶盖在岩面,花淡蓝色,状如铃倒扣,有金色斑点。”有人说,叶青色,润如油浸,花蓝红色,状如铜铃,果青色,状如弓套。南派医学家年木尼多吉说:“这不是真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耧斗菜、尖萼耧斗菜和小花耧斗菜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quilegia viridiflora Pall.2.Aquilegia oxysepala Trautv.et Mey.3.Aquilegia parviflora Ledeb.

采收和储藏:6-7月间采收,晒干。

原形态1.耧斗菜,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根圆柱形,直径达1.5cm。茎直立,被柔毛及腺毛。基生叶二回三出复叶;叶柄长达18cm,被柔毛或无毛,基部有鞘;叶片宽4-10cm,中央小叶楔状倒卵形,长1.5-3cm,宽与长几相等或更宽,上部3裂,裂片具2-3圆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有时为粉绿色,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具短柄,侧生小叶与中央小叶相近;茎生叶数枚,一至二回三出复叶,上部叶较小。单歧聚伞花序,3-7朵花,微下垂;苞片3全裂;花梗长2-7cm;花两性,萼片5,花瓣状,黄绿色,长椭圆状卵形,长1.2-1.5cm,宽6-8mm,先端微钝,被柔毛;花瓣5,黄绿色,直立,倒卵形,与萼片近等长,先端近截形,距长1.2-1.8cm,直或微弯;雄蕊多数,伸出化外,长约2cm,花药黄色;退化雄蕊线状长椭圆形,白膜质;心皮4-6,密被腺毛,花柱与子房近等长。蓇葖果长1.5cm。种子狭倒卵形,长约2mm,黑色,具微凸起的纵棱。花期5-7月,果期6-8月。

2.尖萼耧斗菜,多年生草本,高40-80cm。根圆柱形,外皮黑褐色。茎直立,近无毛或有极疏的柔毛。基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叶柄长10-20cm,被白色柔毛或无毛,具鞘;叶片守5.5-20cm,中央小叶楔状倒卵状,长2-6cm,宽1.8-5cm,3浅裂或3深裂,裂片先端圆,具2-3个粗圆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近无毛,小叶柄极短;茎生叶较小,具短柄。单歧聚伞花序,3-5朵花,较磊,微下垂;苞片3全裂;花两性,萼片5,花瓣状,紫色,稍开展,长2.5-3.1cm,宽8-12mm,先端急尖;花瓣5,黄白色,瓣片长1-1.3cm,宽7-9mm,先端近截形,距长1.5-2cm,末端内弯呈钩状;雄蕊多数,与瓣片近街道工,药黑色;退化雄蕊长圆状披针形;心皮5,被白色短柔毛。蓇葖果长2-3cm,疏被毛。种子狭卵形,长约2mm。花期5-6月,果期7-8月。

3.小花耧斗菜,多年生草本,高15-45cm。根圆柱形,灰褐色。茎直立,无毛,通常无叶。基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叶柄长4-14cm,无毛;叶片三角形,宽5-12cm,中央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3.5cm,宽1-2.5cm,先端3浅裂,浅裂片圆形,全缘或具2-3粗圆齿,小叶无柄或具短柄;侧生小叶2浅裂,与中央小叶近等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有短柔秘或无毛。单歧聚伞花序,3-6朵花,近直立;苞片披针状线形或线形;花梗长2-4cm,无毛,花两性,萼片5,蓝紫色,卵形,长1.5-2cm,宽0.9-1.2cm,先端钝;花瓣5,瓣片钝圆形,长3-5mm,距长3-5mm,末端微弯;雄蕊多数,花药黄色;退化雄蕊狭椭圆形,长5-6mm,白 膜质;心皮5,被腺毛。蓇葖果长1.2-2.3cm,直立,被长柔毛。种子狭卵一菜,长约2mm。花期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00-2300m的山地路旁、河边或潮湿草地。

2.生于海拔450-1000m的山地杂木林边或草地。

3.生于山坡林下或林缘。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地。

2.分布于东北地区。

3.分布于黑龙江北部。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大多碎断,根黑色单一,叶柄纤细,直径约O.5mm,基部扩大,浅黄色,叶皱缩,绿色,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狭卵形或倒宽卵形,宽6~11mm,深裂,先端钝,常2~3裂。花皱缩,萼片脱落,苞片2,淡紫色,花冠黄色,5瓣,连有细长的花葶。蓇葖果3~6~(7),绿色至棕黄色,长0.9~1.2cm,顶端尖,呈鸟嘴状,上端开裂,具网状脉。种子细小,黑色,卵形至半月形,长1.5~2mm,直径0.5~1mm,表面光滑或具细小突起,一侧边缘微具翅。体轻,气微、味淡,微涩。

粉末鉴别:纤维较多,成束或散在,淡黄色大多成束,完整者呈长条形,末端平截或倾斜,直径16~26μm,壁稍厚,木化,胞腔较宽,具稀疏圆纹孔,或纹孔不明显。茎表皮细胞表面观呈长方形或梭形,端壁多倾斜,细胞中含有无色颗粒物质。木栓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璧薄,木化,栓内层细胞多皱缩,棕黄色。果皮脉上纤维淡黄色,多成束,完整者呈长条形或长梭形,末端钝圆,直径16~18μm,壁甚厚,略弯曲,胞腔较窄、外果皮表皮碎片,常为大小不等的块片,表面观表皮细胞呈狭长形或长纺锤形排列紧密,细胞壁大多呈连珠状增厚。叶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波状,念珠状增厚,气孔类圆形、不定式,直径10~14μm,副卫细胞4~6个,常破碎,常见由2个副卫细胞构成的气孔器;叶上表皮细胞气孔为不定式,呈类圆形,副卫细胞垂周壁不弯曲,呈类多角形。花粉粒淡黄色,类圆形,外壁稍厚,表面具点状雕纹,直径20~24μm,柱头碎片,外壁突出呈乳头状,有的分化成短绒毛,壁薄,花粉囊内壁细胞,形状不规则,具条状增厚,花冠表皮细胞,表面观类长椭圆形,壁平直,表面有细密的角质纹理。导管为螺纹或网纹导管,直径10~14μm,成束存在。种皮表皮细胞淡黄色,表面观呈长椭圆形,壁微波状,种皮厚壁细胞,黄棕色,呈类圆形或类多角形,排列紧密,壁甚厚,胞腔明显,内含暗棕色物。草酸钙方晶,少数,呈类方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0~20μm。

化学成分全草含紫堇块茎碱(corytuber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黄连碱(coptisine)。

药理作用经对大鼠股动脉、肱动脉、颈动脉横切断止血试验表明,拟耧斗菜止血效果很好。

性味味微苦;辛;甘;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痛经;崩漏;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熬膏。

制剂丸剂。

复方十二味熏倒牛丸:熏倒牛250g,高山紫堇175g,唐古特乌头175g,小伞虎耳草150g,兔耳草200g,翼首草200g,猪殃殃150g,川芎150g,耧斗菜150g,川西小黄菊200g,麝香5g。粉碎成细粉,混匀,水泛丸,干燥、即得。用于瘟热病、血热病、胆热病、肠热病。口服,每服3g,每日2~3次。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耧斗菜 ==>】 古籍全文检索:耧斗菜     全站站内检索:耧斗菜
一合
一阳
一阴
一纪
一周
一逆
一候
一数
一口血
一夫法
一手脉
一见消
一见喜
一片霞
一包针
一朵云
一帆青
一块瓦
一把针
一串红
一串钱
一条根
一赤散
一炁(qì 气)丹
一抹散
一枝箭
一杯倒
一奇散
一苗蒿
一点雪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