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蚬壳

输入关键字:

蚬壳

《全国中草药汇编》:蚬壳

药材名称蚬壳

拼音Xiǎn Ké

别名河蚬

来源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蚬科河蚬Corbicula fluminea (Miiller),以贝壳入药。

生境分部南方各省。

性味咸,温。

功能主治主治反胃吐食,外用治湿热疮毒。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蚬壳

药材名称蚬壳

拼音Xiǎn Ké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蚬科动物河蚬或其近缘动物的贝壳。全年可捕。捕得后,入沸水中,壳即张开,去肉,取壳,洗净晒干。

原形态河蚬,又名:扁螺(《隋书》)。

贝壳2片,略呈三角形,大小不一,大者长约6厘米。左右两壳相等,壳顶膨起,位于背缘中部。壳外被有壳皮,暗褐色,稍带黄色。壳表面生长纹轮状。壳顶色黑,但多脱去表皮而露出石灰质。壳内面紫白色。铰合部有主齿3枚,在中央者最大;侧齿前后各1枚,颇长。外韧带坚强,外套膜厚,外套痕稍弯曲。足大,呈舌状。

本动物的肉(蚬肉)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活于河川、湖沼中,多栖于泥质的水底。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化学成分一般贝壳主要地都是无机盐类与一种蛋白质"壳角质"等所成。无机盐类约占95%,大部分为碳酸钙,此外尚含磷酸钙(1~2%),碳酸镁(0.5%以下)。壳角质约含1%。

性味①《本草拾遗》:"温。"

②《纲目》:"咸,温,无毒。"

功能主治化痰,去湿。治反胃吐食,胃痛吞酸,痰喘咳嗽,湿疮、溃疡。

①陶弘景:"止痢。"

②《唐本草》:"治阴疮。"

③《本草拾遗》:"烧灰饮服,治反胃吐食,除心胸痰水。"

④《日华子本草》:"疗失精反胃。"

⑤《纲目》:"化痰止呕,治吞酸心痛及暴咳。烧灰涂一切湿疮,与蚌粉同功。"

⑥《医林纂要》:"除血热,敛虚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入散剂。外用:煅存性,研末撒或调敷。

复方①治反胃:田螺壳、黄蚬壳,二件不以多少,陈者尤佳,各烧成白灰。每剂用白梅肉四两,田螺壳灰二两,黄蚬壳灰一两。同搜拌令匀作团,用砂合子盛盖了,泥固缝,煅存性,取出碾细。每服二钱,用人参、缩砂汤调下,陈米饮亦得,食前服。(《百一选方》大效散)

②治痰喘咳嗽:白蚬壳多年陈者,烧过存性,为极细末。以米饮调服一钱,日三服。(《急救良方》)

③治疮毒:蚬壳粉调胆汁涂。(《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蚬壳

药材名称蚬壳

拼音Xiǎn Ké

英文名shell of freshwater small clam

别名扁螺

出处出自 《本草经集注》。

1.《本草拾遗》:蚬小于蛤,黑色,生水泥中。

2.《纲目》:蚬,溪湖中多有之,其类亦多,大小厚薄不一,渔家多食之耳。

3.《纲目拾遗》:蚬生沙泥中,江湖溪涧多有,其类不一,有黄蚬、黑蚬、白蚬、金口、玉口等名。黄蚬壳薄肉肥,黑蚬壳厚肉薄,又番禺韦涌地方,产无耳蚬,更甘美异常。

来源药材基源:为蚬科动物河蚬或其近缘动物的贝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bicula fluminea(Mulle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捕,捕后入当时水烫死,取壳,洗净,晒干。

原形态河蚬,贝壳中等大小,略呈正三角形。壳质稍厚而对硬。成体一般壳长40mm,壳高37mm,壳宽20mm。左、右两壳相等。壳顶被有暗褐色的壳皮,有时稍带黄色。表面生长纹轮状,较老个体壳顶常脱落而露出石灰质。壳内面紫白色。铰合部有主齿3枚,中央者最大。足大,呈舌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河川、湖沼,多栖息于泥质的水底。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贝壳主要含碳酸钙,碳酸镁,壳蛋白(conchiolin)。还含胆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

性味味咸;性温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化痰止嗽;祛湿和胃。主痰喘咳嗽;反胃吐食;胃痛吞酸,湿疮;溃疡;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撒或调敷。

复方①治反胃:田螺壳、黄蚬壳,二件不以多少,陈者尤佳,各烧成白灰。每剂用白梅肉四两,田螺壳灰二两,黄蚬壳灰一两。同搜拌令匀作切,用砂合子盛盖了,泥固缝,煅存性,取出碾细。每服二钱,用人参、缩砂汤调下,陈米饮亦得,食前服。(《百一选方》大效散)②治痰喘咳嗽:白蚬壳多年陈者,烧过存性,为极细末。以米饮调服一钱,日三服。( 《急救良方》)③治疮毒:蚬壳粉调胆汁涂。(《四川中药志》)

各家论述1. 陶弘景:止痢。

2.《唐本草》:治阴疮。

3.《本草拾遗》:烧灰饮服,治反胃吐食,除心胸痰水。

4.《日华子本草》:疗失精反胃。

5.《纲目》:化痰止呕,治吞酸心痛及暴咳。烧灰涂一切湿疮,与蚌粉同功。

6.《医林纂要》:除血热,敛虚汗。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蚬壳 ==>】 古籍全文检索:蚬壳     全站站内检索:蚬壳
罗汉果
罗汉果根
罗汉果叶
罗汉松
罗汉松根皮
罗汉松实
罗汉松叶
罗勒
罗勒根
罗勒子
罗平蓟
罗裙带
罗裙带根
罗伞草
罗伞树
罗望子
罗望子叶黄檀
罗星草
萝卜防己
萝芙木
萝芙木茎叶
萝芒树皮
萝藦
萝藦子
骡宝
螺蛳
螺旋藻
螺厣草
裸茎金腰子
裸茎千里光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