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铜印

输入关键字:

铜印

铜质官印。汉代吏秩比二百石以上,比二千石以下的官员皆授铜印,绶带以官秩高低有黑、黄之分。秩比六百石以上,铜印黑绶;比二百石以上,铜印黄绶。后或沿用。南朝齐尚书令、仆,中书监、令,秘书监、丞,太子二率,诸府长史、卿、尹、丞、尉、中丞、都水使者,诸州刺史,皆铜印。唐制,诸司皆用铜印。宋因之,惟三省、枢密院用银印,六部以下用铜印。清由礼部铸印局铸造。中央机构中詹事府、光禄寺、太仆寺、国子监、太医院、武备院、上驷院、奉宸苑,以及各部、院、寺司务厅;各省按察使司、盐运使司,以及各府、州、县等皆用之。印之大小,随各机构地位而定,方厚不等。多以满、汉两种文字并用,亦有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如厄鲁特总管)及满蒙两种文字(如察哈尔总管)者。字体有钟鼎、小篆、重露篆等数种。


【检索铜印 ==>】 古籍全文检索:铜印     全站站内检索:铜印

曾英
曾参
曾怘
曾点
曾鉌
曾衮
曾铣
曾晳
曾觌
曾铸
曾鲁
曾棨
曾翚
曾廉
曾慥
曾静
曾肇
曾鲸
曾一本
曾之谨
曾天养
曾天诰
曾公亮
曾凤韶
曾水源
曾立昌
曾同亨
曾安止
曾如炷
曾纪凤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