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李白隐居大匡山,从赵蕤学,时蕤方著《长短经》。

输入历史事件:

李白隐居大匡山,从赵蕤学,时蕤方著《长短经》。

公元716年 本年
李白隐居大匡山,从赵蕤学,时蕤方著长短经

唐诗纪事卷一八引《彰明逸事》:“太白恐,弃去,隐居戴天大匡山,往来旁郡,依潼江赵征君蕤。蕤亦节士,任侠有气,善为纵横学,著书号长短经。太白从学岁余,去游成都。”赵蕤《长短经叙》:“恐儒者溺于所闻,不知王霸殊略,故叙以长短术,以经纶通变者。创立题目,总六十三篇,合为十卷,名曰长短经。大旨在乎宁固根蒂,革易时弊,兴亡治乱,具载诸篇。为沿袭之远图,作经济之至道。”长短经卷六:“自隋开皇十年庚戌岁灭陈,至今开元四年丙辰岁,凡一百二十六年,天下一统。”书当成于本年或稍后,姑系于此。李白赵蕤游亦当在本年前后。新唐书艺文志三:“赵蕤《长短要术》十卷。字太宾,梓州人。开元中召之不赴。”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赵蕤者,梓州盐亭县人也。博学韬钤,长于经世。夫妻俱有节操,不受交辟。撰长短经十卷,王霸之道,见行于世。”四库提要卷一一七:“长短经九卷,唐赵蕤撰。是书皆谈王伯经权之要,成于开元四年。自序称凡六十三篇,合为十卷。《唐志》晁公武《读书志》,卷数并同。……然仅存九卷。……刘向战国策,称或题曰《长短》。此书辨析事势,其源盖出于纵横家,故以‘长短’为名。虽因时制变,不免为事功之学,而大旨主于实用,非策士诡谲之谋。其言故不悖于儒者,其文格亦颇近荀悦申鉴、刘邵人物志,犹有魏、晋之遗。唐人著述,世远渐稀,虽佚十分之一,固当全璧视之矣。”


孔衍补中书郎。
孙盛博学,善言名理。
庾阐为晋王司马睿所辟,未行。
梅赜上古文尚书。
丙辰,晋王司马睿作《答群臣上尊号令》,即皇帝位。
王导进骠骑大将军,作《请建立国史疏》《议复肉刑》《与贺循书论虞庙》《又与贺循书问即位告庙》《上疏论谥法》。
干宝始领国史。
庚午,司马绍被立为皇太子,向杜夷执经问艺,以孔衍为太子中庶子。
戊寅,晋元帝司马睿作《禁招魂葬诏》。
孔愉作《奏日蚀伐鼓非旧典》,晋元帝司马睿作《诏报孔愉》。
癸丑,刘琨为段匹䃅所害,作《重赠卢谌诗》。
卢谌作《答刘琨诗》《太尉刘公诔》。
温峤作《理刘司空表》《请召刘群等表》,除散骑侍郎。
甲申,荀崧为尚书左仆射,作《上疏请增置博士》。
贺循作《上言诸经宜分置博士》约在此时不久。
乙卯,晋元帝司马睿作《灾异见诏百官陈得失》。
王敦由江州牧转荆州牧,作《辞荆州牧疏》。
癸巳,晋元帝司马睿作《诏访吴地先贤未旌录者》。
熊远转御史中丞,作《因灾异上疏》《广昌乡君丧宜废冬至小会表》。
晋元帝司马睿作《趍徐扬二州种麦诏》《报周页诏》《下晋陵内史张闿诏》《诸葛恢增秩诏》《平籴诏》《加荀组录尚书诏》。
王廙作《中兴赋》《奏中兴赋上疏》,征为辅国将军、加散骑常侍。
应詹拜后军将军,作《上疏陈便宜》。
熊甫作《别歌》。
当时尚有《夏育扛鼎》《巨象行乳》等乐。
郭璞作《江赋》《南郊赋》,拜著作佐郎。
前赵刘曜徙都长安。
壬戌,司马睿作《省务恤民诏》。
前赵刘曜定国号赵,作《下令议除汉宗庙改国号》。
乙丑,贺循卒。
王导领太子太傅,作表乞除中书监,录尚书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