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戎昱在虔州刺史任,约本年前后卒。

输入历史事件:

戎昱在虔州刺史任,约本年前后卒。

公元796年 本年
戎昱虔州刺史任,约本年前后卒。

全唐诗卷二七○编其诗一卷,《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卷四补一首又二句,《续拾》卷一九补缺一首。全唐文卷六一九录其文一篇。唐才子传卷三:“昱诗在盛唐格气稍劣,中间有绝似晚作。然风流绮丽,不亏政化,当时赏音,喧传翰苑,固不诬矣。”沧浪诗话“诗评”:“戎昱盛唐为最下,已滥觞晚唐矣。戎昱之诗,有绝似晚唐者。”《唐音癸签》卷二六:“大历才子及接开、宝诸公相倡和者,未可缕指,钱起司空之于王维戎昱之于杜甫,其尤著者。”吴礼部诗话引时天彝《唐百家诗选评》云:“戎昱稍为后辈,多军旅离别之思,造语益巧,用意益浅矣。”《唐诗品》:“戎使君诗锐情古作,力洗时波,当时作者类以质木自胜,君独远扬风力,近郁天藻。词既流美,复协声调。《苦哉行》《泾州出师》等作,铿然金石之声,虽越石感乱、明远戍边,何以过之。后之论者,多采列新声而忽古意,混称于建中以后作者,不几听乐而卧诸鸿蒙者乎!”刘云份《中晚唐十三集》(明末刊本)《戎昱诗序》:“戎昱诗在中唐,矫矫拔俗。……诸篇靡不深情远致,清丽芊眠。”《大历诗略》:“戎昱戴叔伦诗,品既不高,体又不健,只以指事陈词婉切动人,不可谓非唐音之夙好者。”《升庵集》卷五七“劣唐诗”:“学诗者,动辄言唐诗便以为好,不思唐人有极恶劣者,如薛逢戎昱,乃盛唐之晚唐。”载酒园诗话又编:“升庵不满于戎,余观其集,惟《赠岑郎中》‘天下无人鉴诗句,不寻诗伯重寻谁’,真鄙陋耳。好诗尚多,即如升庵所称《霁雪》诗,亦甚佳。又《过商山作》‘雨暗商山过客稀,路旁孤店闭柴扉……’,深肖山僻之景。又《古意》曰‘女伴朝来说……’,宛然如见伍举乱荆,廉颇去赵,真使逋臣羁客闻之泣下。《采莲曲》曰‘虽听采莲曲……’,此诗殊有波明妆靓之致。”《三唐诗品》:“其源出于邱希范、庾子山,蒨骨清言,达情婉至。律绝清新,自是中唐本色,而天然韵骨,含态生姿,大历之常词,乃晚唐之极思也。”诗学渊源卷八:“其诗辞旨清拔,多感慨之作。乐府尤从气质胜,七律则承子美之遗规,开白傅之先河矣。”【咏史】说诗晬语卷下:“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亦不尽然。试思《二雅》中何处无议论?……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勿近伧父面目耳。戎昱《和蕃》云‘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亦议论之佳者。”《瀛奎律髓汇评》卷三○:“冯班评:名篇。亦是议论耳。气味自然不同。意气激昂,不专作板论,所以为唐人。查慎行评:与崔涂《过昭君宅》寄慨略同。五、六太浅。无名氏评:此事固为一时将相之羞。然刘敬作俑,尤当首诛。纪昀评:太直太尽,殊乖一唱三叹之旨。”《唐诗镜》卷三四:“三、四怨而理。此言有裨国计,殆不徒作。”《唐诗别裁集》卷一一:“议论正大。”【闺情】《瀛奎律髓汇评》卷三一:“纪昀评:不失忠厚悱恻之旨。惟气格稍薄,则时代之限耳。”《唐诗快》卷九:“二诗(《古意》《闺情》)意一反一正,正宜合看。有前首之悲,方有后首之喜,若倒置则不佳。”


不可令堙没也。
孙樵本年曾入都遭有司之斥,作《出蜀赋》。
章孝标,约本年前后游扬州,谒节度使李绅。
杨汝士(?—841后)本年或之后卒。
白局易本年七十一岁,作《喜入新年自咏》、《佛光和尚真赞》、《对酒闲吟赠同老者》等诗。
丁丑,李绅由淮南节度使入相,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郑颢、张潜、郑从谠、郑畋、郑诚、郭京、宋震、崔枢等三十人登进士第。
郑颢(816—860),以第一名中进士科状元。
张潜以第二名中进士。
应举,时誉转洽。
郑从谠,生卒年不详,本年进士及第。
郑畋(825---883),生卒年不详,本年进士及第。
郑诚,生卒年不详,本年进士及第。
郭京,生卒年不详,本年登第,见上郑颢、张潜条。
宋震,生卒年不详,本年进士及第。
崔枢,生卒年未详,本年进士及第。
韦滂,生卒年不详,本年进士及第。
苗绅登博学宏词科。
李商隐(812—858),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正字。
知贡举:礼部侍郎柳璟。
附录:徐松《登科记考》因汴帅彦威、彦谟相近,遂疑此崔枢为会昌初进士,曰:“据《彦威传》及《方镇表》,‘王彦谟’当即‘王彦威’之误。
五年,礼部侍郎崔枢知贡举,似即《语林》故事所指(此崔枢见《唐摭言》卷十一),顾时代又远在彦威前也。
仲春十九日,若耶溪女子题诗三乡驿壁,叹其夫亡后孤身飘零之悲辛。
赵嘏(805?—?)本年约三十七岁。
戊寅,受册尊号,大赦。
二十三日,杜牧(803—853)在黄州刺史任,作《黄州准赦祭百神文》。
在此任上,另作有《黄州刺史谢上表》、《上李中丞书》等文。
武宗优赐道士令着紫,排抑两街大德佛徒。
刘蜕(820—?)居襄阳之野,编其此前所作文为《文泉子集》十卷,并自撰集序。
月,“非会昌某年之三月,而是正式受西华主人降及遣使册命一大事之三月”,“即从会昌二年三月此大事之后顺数第三月,即会昌二年六月是也”(见《刘复愚遗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问题》,收《金明馆丛稿初编》页344)《文泉子集》之成集、《序》之作应在此时。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