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二十七日(已交公元1693年2月1日),陆陇其(1630一1693)卒。

输入历史事件:

  二十七日(已交公元1693年2月1日),陆陇其(1630一1693)卒。

公元1692年 十二月
  二十七日(已交公元1693年2月1日),陆陇其(1630一1693)卒。

杨开基《陆清献先生年谱原本》:“三十一年壬申,是岁先生年六十三……十二月……二十七日亥时,先生卒。”《清史列传•大臣传》:“陆陇其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进士。十四年,授江南嘉定知县……十七年诏举博学鸿儒,工部主事吴源起荐陇其理学纯深,文行无愧,得旨召试,陇其赴京,未及试,丁父忧归……二十二年,补直隶灵寿知县……二十九年……授陇其四川道监察御史……三十一年十二月,卒于家,年六十有三。所著有《困勉录》松阳讲义《三鱼堂文集》诸书……陇其寻祀直隶、江南名宦,浙江乡贤。世宗皇帝雍正二年,临雍释奠,谕九卿议增文庙从祀贤儒,因议曰:‘陇其自幼以斯道为己任,精研程朱之学,两任邑令,务以德化民。平生孝友端方,言笑不苟。其所著述,实能发前人所未发,弗诡于正,允称纯儒,宜配飨俎豆。’得旨俞允。今上乾隆元年,诏九卿核议应予追谥诸臣,因议曰:‘宋儒胡瑗吕祖谦诸儒皆未居显职而有谥,陇其虽官止五品,已从祀文庙,应予追谥。’上特赐谥曰清献。寻礼部《会典》未载五品官予谥立碑给价之例,请上裁定,得旨:‘陆陇其著加赠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照例给予碑价。’”《四库总目提要》卷一四著录陆陇其《古文尚书考》一卷,同书卷二二又著录其读礼志疑六卷,同书卷三六又著录其四书讲义困勉录三十七卷、松阳讲义十二卷,同书卷三七又著录其《三鱼堂四书大全》四十卷、《续困勉录》六卷,同书卷五二又著录其《战国策去毒》二卷,同书卷九四又著录其读朱随笔四卷、三鱼堂賸言十二卷,同书卷九七又著录其学术辨一卷、《问学录》四卷,同书卷一七三又著录其《三鱼堂文集》十二卷、《外集》六卷、《附录》一卷:“国朝陆陇其撰。陇其有《古文尚书考》,已著录。是集为其门人侯铨所编,凡杂著四卷、书一卷、尺牍一卷、序二卷、记一卷、墓表志铭圹记传共一卷。《外集》六卷则裒其奏议、条陈、表策、申请、公移而终之以诗,陆陇其《行状》之类亦并附焉。目录之末,有其从子礼徵跋,言陇其平生不屑为诗古文词,尤以滥刻文集为戒,故易箦时,箧中无遗稿。至康熙辛巳,礼微乃旁搜广辑,汇成是集,而属铨分类编次。盖陇其没后九年,此集乃出也。其文既非陇其所手定,则其中或有未定之稿与夫偶然涉笔,不欲自存者,均未可知。然陇其学问深醇,操履醇正,即率尔操觚之作,其不合于道者,固已鲜矣。惟是陇其一生,非徒以讲明心性为一室之坐谈,其两为县尹,一为谏官,政绩亦卓卓可纪,盖体用兼优之学。而铨等乃以奏议、公牍确然可见诸行事者别为《外集》。夫诗歌非陇其所长,列之《外集》可也,至于圣贤之道,本末同原,心法治法,理归一贯……以此本久行于世,故姑仍原刻录之,而附纠其编次之陋如右。”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三六选陆陇其诗二首,《诗话》云:“清献学宗徽国,文亦似之,间为韵语,皆粹然有德之言,学者可终身诵之也。”张舜《清人文集另〔录》卷二著录陆陇其《三鱼堂文集》十二卷、《外集》六卷(康熙原刻本):“平湖险陇其撰……为学专宗朱子,排斥陆、王甚力。论学大旨,具见是集卷二学术辨三篇,其次若卷五《答嘉善李子乔书》《上汤潜庵先生书》《答同年臧介子书》《答秦定叟书》诸篇亦大有关系。陇其尝曰:‘夫朱子之学,孔孟之门户也,学孔孟而不由朱子,是入室而不由户也。故今日有志于圣学者,有朱子之成书在,熟读精思而笃行焉,如何津馀干可矣。’(是集卷五《答嘉善李子乔书》)……由其论学定于一尊,自不免举一而废百,言论所至,又不第诋斥陆、王而已。后之为程、朱之学者,极推其卫道之功,而相与私淑之。然末流所届,高者习其诋訾,以排斥异己为能,隘焉无以得是非之公;下者专事墨守,自《四书》朱注外,不复知有学问。藐焉无以见天地之大,高谈欺世,徒益形其伪诈耳。是集为其门人侯铨所编,以奏议、条陈、表策之属,录为《外集》《四库提要》尝纠其编次之陋,且讥其以太极冠诸篇首,欲使陇其接迹周子云云。此则不情之论也……诗集虽非陇其手定,而编次先后,其门人固尝亲承指授,《提要》举此相讪,盖犹未达其用意也。”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八:扬州诗文之会,以马氏小玲珑山馆、程氏筱园及郑氏休园为最盛。
陈仅《竹林答问》:问,近时外人,于吾浙诗有浙派之称,以厉樊榭为之祖,不知何以有此语?(答:)樊榭集中以五古为第一,七律亦源出中唐,流丽清圆,醰醰有味。
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二:浙派自西泠十子倡始,先开其端,至厉太鸿而自成一派,后来多宗之。
无不倚为词料。
尚铬《三家诗话•三家分论》:苕生少与汪辇云、杨子载、赵山南齐名。
杨锺羲《雪桥诗话余集》卷四:刘鸣玉、刘文蔚、姚大源、沈翼天、陈芝图、茅逸、童钰,联吟倡和,称“越中七子”。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近日文人,常州为盛。
钱泳《履园谭诗•总论》:沈归愚宗伯与袁简斋太史论诗判若水火:宗伯专讲格律;太史专取性灵。
袁枚《随园诗话》卷九:昔人称王粲精思,不能有加于宿构,故拙速不如巧迟。
李本宣《文木山房集序》:近代诗作,多取燕游花月为咏,而体则七律居半,兼以分韵、限韵、次韵称奇。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近日满洲风雅,远胜汉人。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八:近时闺秀之多,十倍于古,而吴门为尤盛。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雍乾以还,词人林立,如南芗、橙里辈,非无磨琢之工,而卒不能超然独绝者,皆苦不知本原所在,故下不至如杨、郭之卑靡,上亦难窥姜、史之门户。
陈廷焯《词坛丛话•乾隆词家》:竹香以词名武陵,渔川以词名临潼,橙里以词名安徽。
陈廷焯《词坛丛话•璞函词风》:璞函词,直逼朱陈,分镳樊榭。
谭献《复堂词话》:浙派为人诟病,由其以姜、张为止境,而又不能如白石之涩、玉田之润。
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九《词贵清空》:宋词三派,曰婉丽,曰豪宕,曰醇雅,今则又益一派曰饾钉。
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一一《小山词社》:雍正乾隆间,词学奉樊榭为赤帜,家白石而户梅溪矣。
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一一《小山词社》:小山词社诸君,亦多揣摩南宋,然得髓者殊未见也。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四《江左七子》:江左七子,吴舍人泰来、赵农部文哲尤工词。
昭梿《啸亭续录》卷一《大戏节戏》:乾隆初,纯皇帝以海内升平,命张文敏制诸院本进呈,以备乐部演习,凡各节令皆奏演。
卢见曾《旗亭记序》:扬州繁华甲天下,竹西歌吹之盛,自唐以至于今,梨园之口名部,宜矣。
初六日,毛大瀛(1736-1800)生。
上元日,黄之隽序陈元龙诗。
十六日,黄文旸(1736—1809后)生。
高其倬以疾召还京。
会试。
黄叔琳起为山东按察使。
闲斋老人序吴敬梓《儒林外史》。
颁十三经、二十一史于各省会及府州县学。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