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方濬颐(1815—1889)卒,年七十五。

输入历史事件:

方濬颐(1815—1889)卒,年七十五。

公元1889年 本年
方濬颐(1815—1889)卒,年七十五。

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四十五收诗五首,诗话曰:“子箴官京朝,由翰林历台谏,人不甚知其能诗。及官两广运使,王定甫通政道出广州,子箴以诗集索序,定甫称其诗多且奇,为不可测。平生喜读杜韩苏三家诗,常有句云:游踪已遍九行省,门径愿窥三古人。陈兰甫题其续集,谓力量愈充足,工夫愈纯熟,工巧愈工巧,真朴愈真朴,盖非虚语。”金天翮《方濬颐濬师传》:“濬颐都转两淮,颇有意于风流文采,继卢见曾之往躅。两淮当全盛时,匪特官能好事而已,即业盐苀者,拥巨赀,无不慕为君子之行。河润千里,四方文学之士萃于维扬,至道咸间而稍衰矣。濬颐值干戈凋敝之余,一切施设亦颇不让于卢见曾卢见曾吐属风雅,其文字不得与于作者之林。濬颐诗既多,晚岁又学为古文辞,冀得一集以传于后,而不知所传之不在此也。斯亦不免于通人之蔽与。”


王勃在梓州,与卢照邻等宴集并赋诗唱和。
别馆;下走以旅游多暇,累安邑之余风……人赋一言,俱口四韵云尔。
吐蕃寇边,时骆宾王罢东台详正学士,乃献诗裴行俭求从军;临行赋诗留别,李峤以诗送之。
诏令有司速建州县孔子庙堂及学馆。
李峤在长安,作《晚秋喜雨》诗。
王畿之内,嘉谷不滋。
王勃在益州,作《益州夫子庙碑》等文。
卢照邻以事系狱,作《狱中学骚体》、《赠李荣道士》;后赖友人救护得免,作《穷鱼赋》。
卢照邻赋诗赠益府群官,抒羁旅思归之思。
杜审言、高瑾等五十四人登宋守节榜进士第。
元兢撰《古今诗人秀句》成。
思敬《诗人秀句》二卷。
史德义被征入洛,旋称疾归,公卿赋诗送之,德义亦以诗留赠。
郊郭廛市,号为逸人。
杨炯作《从军行》等边塞乐府诗。
吴兢(670—649)生。
乙巳,高宗幸东都。
王勃在成都,作上巳诗并序;旋至九陇县,作《春思赋》。
卢照邻赋诗寄赠九陇县令柳太易,旋因秩满解新都尉职。
李善坐贺兰敏之案,由泾城令配流姚州。
王勃在长安,作《为霍王祭徐王文》。
骆宾王仍在塞外戍边。
卢照邻离蜀还京,行前赋诗留别。
诏求明达礼乐之士。
义净自番禺行船往印度求经。
初至番禺,得同志数十人,将及登舶,余皆退罢。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赴吏部参选,裴行俭以“华而不实”、“浮躁浅露”目之。
苏味道赴吏部选,裴行俭甚赏识之。
王勃上书裴行俭,论诗赋选士之不足取。
崔湜(67l—713)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