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新唐书·李百药传》

输入关键字:

《新唐书·李百药传》


新唐书
原文
    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人。隋内史令德林子也。幼多病,祖母赵以“百药”名之。七岁能属文,父友陆乂等共读徐陵文,有“刈琅邪之稻”之语,叹不得其事。百药进曰:“《春秋》‘鄅子藉稻’,杜预谓在琅邪。”客大惊,号奇童。引荫补三卫长。乃性疏侻,喜剧饮。开皇初,授东宫通事舍人,迁太子舍人,兼东宫学士。或嫉其才而毁之者,乃谢病免去。十九年,召见仁寿宫,袭父爵安平公。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爱其才,署礼部员外郎。奉诏定五礼、律令、阴阳书。台内奏议文表,多百药所撰。 
    时炀帝出镇扬州,尝召之,百药辞疾不赴,炀帝大怒,及即位,出为桂州司马。官废,还乡里。大业九年,戍会稽,管崇乱,城守有功,帝顾其名谓虞世基曰:“是子故在,宜斥丑处。”乃授建安郡丞。至乌程,江都难作,沈法兴、李子通、杜伏威更相灭,百药转侧寇乱中,数被伪署,危得不死。会高祖遣使招伏威百药劝朝京师既至历阳中悔欲杀之饮以石灰酒因大利濒死既而宿病皆愈伏威诒书辅公祏使杀之,为王雄诞保护得免。公祏反,又授百药吏部侍郎。有谮百药于高祖,云百药初说杜伏威入朝,又与辅公祏同反。高祖大怒。及公祏平,得伏威与公祏令杀百药书,高祖意稍解,遂配流泾州。 
    太宗重其才名,贞观元年,拜中书舍人,封安平县男。明年,除礼部侍郎。时议裂土与子弟功臣,百药上《封建论》,理据详切,帝纳其言而止。四年,授太子右庶子。太子数戏媟无度,乃作《赞道赋》以讽。它日,帝曰:“朕见卿赋,述古储贰事,劝励甚详,向任卿,固所望耳!”赐彩三百段。太宗尝制《帝京篇》,命百药并作,上叹其工,手诏曰:“卿何身之老而才之壮,何齿之宿而意之新乎!”,二十二年卒,年八十四,谥曰康。 
    百药,名臣子,才行世显,为天下推重。侍父母丧还乡,徒跣数千里。服虽除,容貌癯瘠者累年。好奖荐后进,得俸禄与亲党共之。翰藻沈郁,诗尤其所长,樵厮皆能讽之。所撰《齐史》行于时。 
(摘自《新唐书·李百药传》,有删改) 

译文
    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人,是隋朝内史令李德林的儿子。幼时体弱多病,祖母赵氏因此给他取名百药。百药七岁时就会写文章,父亲的朋友陆乂等人共读徐陵的文章,有“刈琅邪之稻”一语,都不知道这句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百药走上前说:“《春秋》上说‘鄅人藉稻’,杜预注解说‘鄅国在琅邪’。”客人感到非常惊奇,称他为神童。李百药因祖上的功德补为三卫长。他性情疏慢轻率,喜欢畅饮。开皇初年(581),百药被授封为东宫通事舍人,调任太子舍人,兼东宫学士。有的人嫉妒他的才能而毁谤他,百药就托病辞去官职离开了东宫。开皇初年,(李百药)被授任为太子通事舍人兼学士。因被谗言诋毁,于是托病请求辞去官职。十九年,皇帝在仁寿宫召见他,叫他继承父亲的爵位而为安平公。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欣赏他的才能和学识,署任他为礼部员外郎。后来李百药奉诏修订了五礼、律令、阴阳等书。尚书省的奏议文表,大多是百药所撰写的。 
    隋炀帝出镇扬州府,曾经征召过百药,百药托病不应他的征召,隋炀帝大怒,到他即位,就把李百药贬为桂州司马。官爵被撤销后,他返回乡里。大业九年,李百药前去戍守会稽,遇上管崇作乱,他守城有功,炀帝看着他的名字对虞世基说:“这个人还在,应该贬斥到边远偏僻之地。”于是授任他为建安郡丞。到了乌程,江都发生了叛乱,沈法兴、李子通、杜伏威一个个相继灭亡,李百药辗转于寇乱之中,多次被伪政权署任官职,虽经历危难而得以不死。恰巧高祖派遣使者招抚杜伏威,李百药劝说杜伏威去京师朝见,杜伏威到历阳,心中疑虑中途又反悔了,要杀掉他,并让他喝下石灰酒,弄得大泄不止,差一点死去,后来他的所有旧病也痊愈了。杜伏威写信给辅公祏叫他杀死李百药,(李百药)靠着王雄诞保护而获免。辅公祏反叛,授任李百药为吏部侍郎。辅公祏起兵反唐,又任百药吏部侍郎。有人在唐高祖面前诬陷百药,说百药开始劝杜伏威降唐,又与辅公祏一起反唐。唐高祖非常震怒。到辅公祏被平定,查得杜伏威令辅公祏害百药的书信,唐高祖怒意稍息,于是将百药发配流放到泾州。 
    唐太宗看重李百药的才名,贞观元年,李百药被授命为中书舍人,封安平县男。第二年,授任礼部侍郎。这时议论分封土地给皇宗子弟和功臣,李百药进上《封建论》,论据翔实确切,太宗听从了他的话而终止了此事。贞观四年,授任他为太子右庶子。太子多次嬉戏而且媟狎过度,于是他写了《赞道赋》来进行劝谏。后来有一天,太宗说:“朕见到你所作的《赞道赋》,详细叙述了古来太子所做的政事之外的事情,劝谏勉励很详细恳切,此前任用你为此官,正是希望这样啊!”于是赏赐给他彩色布帛三百段。太宗曾与李百药一同赋诗而创作《帝京篇》,赞叹他的诗作得工巧,因而下亲笔诏说:“你为何身衰而才壮,年老而意更新呢?”后李百药去世,贞观二十二年去世,享年八十四岁,谥号康。 
    李百药,是名臣之子,才能和品行彰显于世,被天下人推重。他护送父母的丧柩还乡,赤足步行几千里。丧服虽已除去,但容貌仍憔悴多年。李百药喜欢奖掖引荐后进,得到的俸禄和亲朋幕僚共同分享。他的文采辞藻深沉蕴藉,尤其诗歌是他的长项,连樵夫厮役一类人物都能吟诵。他所撰修的《齐史》在当时很流行。 

《新唐书·李百药传》    


人教版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原文
《论语十则》
《郭守敬传》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幼时记趣》
《奇零草》自序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刘禹锡《乌衣巷》
戴名世《先君序略》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游高梁桥记》原文和注释
《满井游记》
苏轼《定风波》
《教战守策》
白居易《荔枝图序》
司马光《训俭示康》
《始得西山宴游记》逐字翻译译文
《王充求学》
李白 《独坐敬亭山》
王思任《游敬亭山记》
《石涧记》
李商隐《无题》
《论语》(9句)
张旭《山行留客》
《祸兮福兮》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寒花葬志》
《卖油翁》
《宋史·李绚传》
王安石《桂州新城记》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