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钩藤散

输入关键字:

钩藤散

方出《经效产宝》卷上,名见《圣惠》卷七十七:钩藤散

药方名称钩藤散

别名钩藤

处方钩藤2两,茯神2两,人参2两,当归2两,桔梗3两,寄生1两。

功能主治妊娠子痫及产后发痉。妊娠经8-9个月,胎动不安,或因用力劳乏,心腹痛,面目清,冷汗出,气息欲绝。孕妇手少阴,足厥阴血虚风热,发为子痫。产后发痉,口噤背强。

用法用量钩藤汤(《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若烦热,加石膏2两半;临产月,加桂心1两。

注意猪肉菘菜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厥阴药也。钩藤之甘寒以除心热而散肝风;柴胡桔梗之辛凉,黄芩栀子之苦寒,以平少阳,厥阴之风热,风热去则瘈疭止矣;人参茯神以益气而宁神;当归、寄生以养血而安胎也。

摘录方出《经效产宝》卷上,名见《圣惠》卷七十七

《圣惠》卷八十二:钩藤散

药方名称钩藤散

处方钩藤1分,龙胆1分(去芦头),犀角屑1分,茯神1分,黄芩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惊啼壮热,心烦不得稳睡。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频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二

《圣惠》卷八十五:钩藤散

药方名称钩藤散

处方钩藤、蝉壳(微炒)、马牙消、黄连(去须)、甘草(炙微赤,锉)、川大黄(锉碎,微炒)、竹黄(细研)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惊热。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五:钩藤散

药方名称钩藤散

处方钩藤半两,人参1分(去芦头),子芩1分,蚱蝉3枚(微炙),犀角屑1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升麻半两,石膏半两,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壮热发痫,或时时四肢抽掣,多吐白沫。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半合,牛黄末1字,服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五:钩藤散

药方名称钩藤散

处方钩藤半两,犀角屑1分,牛黄1分(研细),虎睛1对(微炙),防风1分(去芦头),栀子仁半两,石膏半两(研细,水飞过),蚱蝉1枚(微炙),独活1分,人参1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4-5岁,忽患惊痫。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分为2服,如人行2-3里进1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二:钩藤散

药方名称钩藤散

别名钓藤汤

处方钩藤半两,川升麻半两,蜣螂2枚(去翅足,微炒),黄芩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新生,发噤撮口。

用法用量钓藤汤(《圣济总录》卷一六七)。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撮口散”。

摘录《圣惠》卷八十二

《圣惠》卷八十五:钩藤散

药方名称钩藤散

处方钩藤3分,蚱蝉2枚(微炒,去翅足),人参半两(去芦头),子芩半两,牛黄半两(研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热痫,时时戴眼、吐沫。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加牛黄1字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二:钩藤散

药方名称钩藤散

处方钩藤1分,犀角屑半两,茯苓半两,竹黄1分(细研),龙胆半两(去芦头),川大黄2分(锉碎,微炒),地骨皮1分,川芒消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壮热惊悸,大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圣济总录》有茯神

摘录《圣惠》卷八十二

《圣惠》卷八十五:钩藤散

药方名称钩藤散

处方钩藤3分,白茯苓3分,黄芩3分,川升麻3分,白鲜皮3分,龙齿1两,玄参1两,石膏1两,寒水石2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忽得惊痫,壮热口燥。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加竹沥半合,搅令匀,重煎1-2沸,分温2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五:钩藤散

药方名称钩藤散

处方钩藤半两,龙齿1两,石膏3分,栀子仁1分,子芩半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麦门冬3分(去心,焙)。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惊痫,仰目嚼舌,精神昏闷。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普济方》卷三六六:钩藤散

药方名称钩藤散

处方钩藤玄参升麻黄芩茯苓、苦梗、甘草、山栀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

功能主治风热喉痹。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钩藤丸”。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六

普济方》卷三八五:钩藤散

药方名称钩藤散

处方连翘1两,瞿麦1两,车前子1两,牛蒡子1两,赤芍药1两,滑石1两,栀子半两,木通半两,当归半两,防风半两,荆芥半两,黄芩半两,柴胡2两,甘草2两,蝉壳2钱半。

功能主治小儿风热惊悸,大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灯心,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五

审视瑶函》卷五:钩藤散

药方名称钩藤散

处方钩藤陈皮麦门冬石膏、家菊花人参、明天麻防风、白茯苓鹿茸、制半夏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恣酒嗜燥,头风痰火之人阴虚血少,虚火上旋,视定反动。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3片,白水煎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五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钩藤散

药方名称钩藤散

处方生地5两,川贝2两(去心),池菊3两(去蒂),薄荷1两半,茯神1两半(去木),羚羊角1两半,甘草1两半,金斛3两,钩藤5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血亏木旺,肝热生风,眩晕卒仆,胎孕不安,脉数急。

用法用量水煎5钱,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生地滋阴壮水以护胎;羚羊角解热清肝以定眩;池菊解郁热,兼益金水;石斛退虚热,兼荣肾肝;薄荷散热清头;甘草缓中泻火;川贝清心解热;茯神渗湿安神;钩藤抑肝舒筋,以熄肝风也。为散水煎,使肾热退而肾水得滋,则水润水荣,而眩晕自退,胎无不安,何卒仆之不省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圣惠》卷八十五:钩藤散

药方名称钩藤散

处方钩藤1分,蚱蝉2枚(微炒,去翅足),川升麻半两,子芩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焙),蛇蜕皮5寸(烧灰),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石膏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风壅气盛,心胸痰滞,壮热发痫。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服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检索钩藤散 ==>】 古籍全文检索:钩藤散     全站站内检索:钩藤散
僵蚕汤
僵蚕涂敷方
僵蚕丸
僵黄丸
蒋氏肥儿丸
蒋氏化毒丹
降补汤
降肝汤
降火安金汤
降火导痰汤
降火膏
降火化痰汤
降火化痰丸
降火明目丸
降火清喉汤
降火清金汤
降火汤
降火止泻汤
降椒酒
降灵丹
降逆止呃汤
降气槟榔丸
降气除湿汤
降气丹
降气和络饮
降气和血饮
降气和中汤
降气化痰汤
降气散
降气汤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