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菊花散

输入关键字:

菊花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一两)、防风(一两)、前胡(一两)、细辛(半两)、桂心(半两)、甘草(炙.二钱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邪气入于脑,停滞鼻间,气不得宣散,结聚不通,故使鼻塞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入乳香少许,煎荆芥汤,食远调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蒺藜(炒.去刺)、羌活(去芦.不见火)、木贼(去节)、蝉蜕(去头.足.翅),各三两;菊花(去梗)六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理肝气风毒,眼目赤肿,昏暗羞明,隐涩难开,攀睛瘀肉,或痒或痛,渐生翳膜,及治暴赤肿痛,悉皆治之。

常服明利头目,洗肝去风。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食后临卧,茶清调下。

注意忌发风、腌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蒺藜(炒,去刺)羌活(去芦,不见火)木贼(去节)蝉蜕(去头,足、姻)各90克 菊花(去梗)18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祛风明目。治肝气风毒,眼目赤肿,昏暗羞明,隐涩难开,攀睛瘀肉,或痒或痛,渐生翳膜,及暴赤眼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临卧用茶清调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发风、腌藏、炙炸等物。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圣济总录》卷一○八: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20克(炒)防风60克(去芦头)白蒺藜30克(炒过,捣去角)牛蒡子30克(炒熟)甘草7.5克(炙)

制法上五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疏风宣透,清热明目。治肝肾风毒气冲,眼目肿痛昏暗。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热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重订严氏济生方》: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石膏 甘菊花(去梗)防风(去芦)旋复花(去梗)枳壳(去瓤,麸炒)蔓荆子 甘草(炙)川羌活(去芦)各等分

制法哎咀。

功能主治治风热上攻,头痛不止,口干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仁斋直指》卷二十: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蝉壳(去足)木贼(去节,童便浸一宿,晒)白蒺藜(炒,捣去刺)羌活各90克 甘菊(去萼)120克 荆芥甘草(炙)各6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热疏风,去翳明目。治肝受风毒,眼目昏蒙,渐生翳膜。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茶清送下。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

张氏医通》卷十五: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苍术(半斤同皂荚3挺砂锅内河水煮1日,去皂荚,将苍术刮去皮,切片,盐水炒净)3两,木贼半两(去节),草决明半两,荆芥半两,旋覆花半两,甘草半两(炙),菊花(去蒂)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见风流泪,见东南风则甚,渐生翳膜。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临卧浓茶调下。

有翳者,加蛇蜕1钱,蝉蜕3钱。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方出《圣惠》卷二十,名见《鸡峰》卷十三: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1两,芎?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头痛,每欲天阴先发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二十,名见《鸡峰》卷十三

普济方》卷一○五引《经效济世方》: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芎?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毒上攻,头昏眼晕。

用法用量每服1-2钱,食后、临卧茶清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引《经效济世方》

普济方》卷七十四: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黄芩2两,大黄2两,菊花2两,甘草2两,防风2两,土当归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目赤肿,及因麻痘伤寒后,服热药并毒食,致令肿痛,如桃李大,不得开。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煎,空心服。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四

银海精微》卷上: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两,川芎1两,木贼1两,香附子1两,夏枯草1两,羌活1两,草乌1钱,防风5钱,甘草5钱,荆芥5钱,白芷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热泪。

用法用量每服3钱,茶下;水煎服亦可。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甘草防风荆芥蝉蜕大黄石决明各等分(煅)。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目痛而身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后、卧时水1钟调下,茶亦可。

摘录《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

《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川芎细辛白芷白术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老人冷泪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菊花丸”。

摘录《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

《治痘全书》卷十四: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地黄当归柴胡菊花黄连黄芩天门冬天花粉麦冬甘草、芍药。

功能主治羞明怕日。

用法用量上为散服。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四

《诚书》卷七: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5钱,防风5钱,前胡5钱,细辛2钱半,桂心2钱半,甘草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鼻塞多涕。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用量原缺。

摘录《诚书》卷七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9g,防风9g,枳壳5g,羌活6g,旋覆花9g,生石膏15g,荆芥6g,甘草6g。

功能主治急性湿疹。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朱氏集验方》卷九: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3两,绿豆壳1两,蜜蒙花1两,旋覆花1两,谷精草1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痘疮入眼。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钱,干柿1枚,粟米泔1盏,煎干尽为度,取干柿食后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圣济总录》卷一一○: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3分,羚羊角3分(镑),蔓荆实3分,玄参半两,防风1两半(去叉),芍药1两半,子芩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目渐致倒睫,隐涩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6分,不去滓,入马牙消末1字,打匀,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直指》卷二十: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蝉蜕1两(去足),木贼1两(童便浸1宿,晒干),白蒺藜3两(炒焦,去刺),羌活3两,白菊花4两,荆芥2两,甘草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受风毒,眼目昏朦,渐生翳膜。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茶清调下。

摘录《直指》卷二十

圣济总录》卷一○七: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2两,旋覆花1两,芎?半两,恶实半两(炒),白蒺藜半两(炒去角),石膏(水飞)半两。

制法上药除石膏外,为散。

功能主治风毒攻入系头,目风眼寒及昏涩。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后、临卧熟水调下,服半月见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济生》卷八: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石膏甘菊花(去梗)、防风(去芦)、旋覆花(去梗)、枳壳(去瓤)、蔓荆子甘草(炙)、川羌活(去芦)各等分。

功能主治风热上攻,头痛不止,口干烦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济生》卷八

圣济总录》卷一○七: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两,苍术5两(肥实者,就银石器入皂荚1寸,以河水煮1日,去皂荚,取术,以铜刀刮去黑皮,切,晒干取3两),荆芥穗1两,草决明1两(温水洗),木贼1两,旋覆花1两,甘草(炙)1两,蝉蜕(温水洗)3分,蛇蜕(微炙)1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邪牵睛,目偏视,视物不正,目风泪出。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加蜡茶半钱匕,空心、临卧点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圣济总录》卷一○四: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两(焙),排风子1两(焙),甘草(炮)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毒风上攻,目赤头眩,眼花面肿。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夜卧时温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圣济总录》卷四十二: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1两,牛黄(研)半两,犀角(镑屑)3分,铁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黄连(去须)3分,铅霜半两,独活(去芦头)1两,附子(炮)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胆伏热,精神惊悸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淡竹沥调下;或金银煎汤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二

圣济总录》卷十五: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两,地骨皮1两,石膏1两(研),蒺藜子(炒去角)1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首风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后热汤点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局方》卷七(吴直阁增诸家名方):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蒺藜3两(炒去尖),蝉蜕3两(去头足翅),羌活(去苗,不见火),木贼草(去根节)3两,菊花(去梗)6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明利头目,洗肝去风。主肝气风毒,眼目赤肿,昏暗羞明,隐涩难开,攀睛瘀肉,或痒或痛,渐生翳膜,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临卧茶清调下。

注意忌发风、腌藏、炙煿物。

摘录《局方》卷七(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圣济总录》卷一○二: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两,蜜蒙花半两,甘草半两(生),栀子仁半两,芎?半两,大黄半两,蒺藜子1两(炒去角),防风1两(去叉),当归(切,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一切眼疾,肝热上攻,羞明畏日,泪出。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临卧麦门冬熟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普济方》卷八十五引《海上方》: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草1两半,川芎1两,苍术1两,甘菊1两,防风3钱,白蒺藜3钱,羌活3钱,木贼3钱,麻黄3钱,黄连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头目眩。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后、临卧酒茶吞下,1日3-4次。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五引《海上方》

御药院方》卷十: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薄荷(去土)3两,甘草(微炒)2两,大黄1两(去粗皮),芒消1两,甘菊花半两(去枝杖并土),缩砂仁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眼目暴赤,生疮赤肿疼痛,目自泪出。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后茶清调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养老奉亲》: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前胡旋覆花、芍药、玄参苦参防风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老人春时热毒,风攻颈项,头痛面肿及风毒眼涩。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后、临卧用温酒调下;不饮酒,用米饮调下亦得。

摘录《养老奉亲》

圣济总录》卷一○五: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两,蒺藜子半两(炒去角),芎?半两,防风(去叉)半两,木香1分,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膈风壅上攻,眼目飞血赤脉。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沸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圣济总录》卷一○二: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半两,牛蒡子半两(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虚,风毒气眼目昏,多泪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魏氏家藏方》卷九: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斤12两(去梗),荆芥穗14两,旋覆花(去梗)14两,甘草4两(炙),决明子11两(炒),木贼11两,苍术11两(米泔浸1宿,去粗皮,炒),枸杞子6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风毒气毒,翳膜遮障,羞明怕日,倒睫多泪,缘眶赤烂,及妇人血风攻疰,暴赤眼肿痛,一切眼疾,小儿肤疮热毒入眼生翳膜。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食后清米泔水或薄荷蜜汤调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张涣方: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1两,防风1两,细辛半两,桂心半两,甘草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鼻塞多涕。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入乳香少许,乳后荆芥汤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张涣方

《千金》卷十三: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两,细辛2两,附子2两,桂心2两,干姜2两,巴戟2两,人参2两,石南2两,天雄2两,茯苓2两,秦艽2两,防已2两,防风3两,山茱萸3两,白术3两,薯蓣3两,蜀椒5合。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头面游风。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下,日3次。

摘录《千金》卷十三

《本事》卷五: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8两,牛蒡子(炒焦)8两,防风3两,白蒺藜(去刺)1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肝肾风毒,热气上冲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临卧熟水调下。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甘菊花气味辛凉,入手太阴;牛蒡子气味苦辛平微寒,入手太阴、手、足阳明;防风气味辛甘微温,入足太阳;白蒺藜气味辛甘微温,入足厥阴;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通行十二经络,能缓诸药之性,此肝肾风毒热气上冲,头目疼痛。欲损目者,以辛凉甘温者各二味,散其毒热,再以甘平之味和之缓之,使上冲之气,渐得和平,则药之能事毕矣。

摘录《本事》卷五

《圣惠》卷三十三: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1两,旋覆花3分,生干地黄半两,羚羊角屑1两,桐皮半两,秦艽半两(去苗),附子半两(炮裂),防风3分(去芦头),蔓荆子3分,决明子半两,芎?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坠睛。风毒牵瞳仁向下,眼带紧急,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甘菊花散”。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菊花1两,附子(炮)3分,防风(去叉)半两,甘草(炙)1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痰气厥,头疼昏眩。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以蜡茶清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圣惠》卷三十二: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1两,前胡1两(去芦头),防风1两(去芦头),羌活1两,生干地黄1两,决明子1两,木通1两(锉),茯神1两,车前子1两,羚羊角屑1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地骨皮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赤眼,积年不愈,肿涩疼痛,心神虚烦。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食后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四十七: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茯苓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犀角屑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防风半两(去芦头),羌活半两,地骨皮半两,羚羊角屑半两,蔓荆子半两,川升麻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焦壅滞,头面风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三十二: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1两,羌活1两,蔓荆子1两,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芎?1两,枳壳1两半(麸炒黄,去瓤),石膏1两,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眼风毒攻眉骨及目睛,疼痛如欲破,碜涩泪出,目不能开。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三十二: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1两,防风1两(去芦头),决明子1两,栀子仁1两,黄芩1两,车前子1两,川升麻1两,玄参1两,地骨皮1两,柴胡1两(去苗),麦门冬1两(去心),生干地黄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羚羊角屑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心壅热,眼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忌炙煿、油腻、热面、生果。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八十九: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1分,牯牛胆1枚(阴干),寒水石1分,雌鸡肝1枚(阴干)。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退翳。主小儿青盲及雀目。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取猪肝血,不至3-5服验。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圣惠》卷十五: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处方甘菊花1两,麻黄1两(去根节),葛根1两(锉),黄芩1两,羚羊角屑3两,玄参3分,栀子仁3分,赤芍药3分,甘草(炙微赤,锉)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头痛至甚,及百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一一:菊花散

药方名称菊花散

别名荆防菊花散

处方菊花1两,防风1两(去叉),木通1两(锉),木贼1两(锉),仙灵脾1两(锉),荆芥1两(去梗),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眼目肤翳侵及瞳仁,如蝇翅状。

用法用量荆防菊花散(《准绳·类方》卷七)。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检索菊花散 ==>】 古籍全文检索:菊花散     全站站内检索:菊花散
枳根皮
枳椇根
枳椇木皮
枳椇木汁
枳椇叶
枳椇子
枳壳
枳茹
枳实
制草乌
制川乌
制何首乌
炙甘草
炙红芪
炙黄芪
栉叶蒿
雉肝
雉脑
雉尾
雉子筵
雉子筵根
螲蟷
中国繁缕
中华补血草
中华短肠蕨
中华胡枝子
中华剑蕨
中华里白
中华赛爵床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